有一天,在張庵東家裡,幾個30多歲的青年長吁短嘆,深感自己沒有過上萬元戶的日子,想著必須要辦一件大事。
好從中賺他個十萬、八萬的,這樣就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為人人羨慕的大款,裡子面子都全部有了。
經過一番胡扯,從女人這個話題中,他們三個人找到了靈感,那就是舉辦一次京城的選美大賽。
八十年代末,選美這樣的詞彙在社會上特別敏感,會讓人聯想起那些靡靡之音,所以,他們就換了個高大上的名字:女子青春風采大賽。
選拔的標準非常簡單,身高、體重、容貌、三圍、臂展長度、脖頸的長度,就是這些直截了當的規定。
趙藥透過他父親的關係,找到了《當代電視》編輯部主任朱寒生,就這樣,選美組委會成立了。
朱寒生擔任負責人,趙藥、張庵東等為組委會成員。
其實,具體操辦的就是趙藥、張庵東、蔣和興三個人,為了師出有名,他們搖身一變拿到了《當代電視》雜誌記者的身份。
張庵東負責所有的文字工作,蔣和興負責廣告事務,趙藥作為機動人員,隨時隨地支援其中一方。
“他們把比賽報名簡章確定下來後,規定參賽者為17~27週歲、在京城居住的女青年,比賽分初賽、複賽、半決賽和決賽。”
“獎項設定是這樣安排的,分設青春活力、聰慧靈秀、文雅端莊、嬌美麗質4項大獎,其中,最優者為燕京之花。”
鄭嘯龍介紹的非常詳細。
“那報名的人多嗎?”
林陽也是好奇心大發,他想知道有沒有女孩子去主動報名。
“你還別說,報名的人還真不少,有1000多人,5月的初賽選出了300名人,進入了新一輪的複賽。”
“複賽的淘汰標準是什麼?”
林陽隨口問了一句。
“複賽說白了就是泳裝展示,比賽時,10個人一組,列隊進場,面對評委站好,每個人依次走近評委,再走回去。”
“這也太簡單了吧!”
林陽笑了笑。
“這件事確實是簡單,但是,影響力可不小,比賽開始後,全國各地拿著介紹信要求來參觀、取經、學習的人是絡繹不絕。”
“緊隨京城之後,廣州宣佈舉辦首屆電視廣告模特大獎賽,上海舉辦的滬市姑娘大賽也開始報名,還有昆明的春城小姐,成都的蓉城小姐競選大賽……”
“5月中旬,京城選美複賽結束,決出了前50名半決賽選手。”
“鄭主任,這件事與你們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