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明說罷就準備離開。
“大哥,你家裡面還有黃花梨木頭嗎?”
“有倒是有,就是不多了,你們要多少?”
“我們能不能去看看?”
林陽想深入實地考察黃花梨的情況。
“這有什麼不行的,你們要是不嫌棄牛車髒,就上車咱們現在就走?”
“小蕙,咱們去看看?”
關佳蕙還沒有坐過慢悠悠的牛車,她特別高興。
“好呀!這牛車看起來非常有意思,就像是電影裡的樣子。”
八十年代海南的鄉村道路,充滿了詩情畫意,高大的熱帶植物挺拔醒目,遠處交錯分佈著低矮的民房。
“大哥,我還沒有問你貴姓?你們村叫什麼名字?離藥材公司有多遠?”
“我叫王珍明,是佔福村的老百姓,我們村離這裡大約有十幾里路,送黃花梨不是天天這樣,平日裡主要是種水稻。”
“大哥,這黃花梨是你收來的,還是家裡面傳下來的?”
“家裡面那有這麼多,這木頭是我閒著時,到處打聽收購的,大部分是砍樹來的,幾十裡外有幾個林區,每個林場都有伐木隊,專門砍樹賣錢。”
“是嗎?大哥,那林區裡的黃花梨是不是還有許多?”
“嘿嘿,也不多了,要是早些年確實是不少,現在基本上都砍的差不多了,據說,更遠一點的黎苗農村裡還有不少?”
王珍明家裡面的黃花梨,林陽看了以後,基本上都是可以做傢俱的。
“大哥,你們村裡還有其他人收購黃花梨嗎?”
“沒有了,別人嫌這個東西不賺錢,許多人都去海口發財了,前幾年,我們這裡的汽車、電視機,冰箱、洗衣機從外面進來的多,大家都去打工了?”
“大哥,這黃花梨的木頭,除了砍樹,還有其他的來源渠道嗎?”
“木頭倒是有,可藥材公司他不要啊?老百姓家裡面的農具、傢俱,房子的大梁等家家戶戶都有幾件?”
“藥材公司為什麼不要?”
“他們說這是木頭,不適合再做藥材了?”
“大哥,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們想在海口收購黃花梨,你給我們找一些人,組織起來後專門去收木頭?”
“這件事可以做,就是不知道你們能給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