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不好好管教,他還會繼續捅窟窿的。我們是沒本事教萬強了,只能請公家人管他。”
最好的辦法,就是進去踩縫紉機,學規矩。
聽爺爺這麼說,關老頭氣的拂袖而去,道不同不相為謀。
譚老先生招手讓葉藍過來,“孩子,如果將來再遇到這樣的事兒,在法理與人情之間,你會選哪個?”
“選對的那個。”
“如果大家都說你做的不對呢?”
“只要我覺得對,我會堅持做下去。”
“好,好孩子。”譚老先生連贊了兩個好字,就閉目養神了。
這位老爺子外表看似平靜,其實正在醞釀重大決定。
他是中醫大家,知道自己身體江河日下,能留在世上的時間不多了。
人死如燈滅,倒沒什麼好留戀的,但他身懷針灸奇方,如果就這麼死了,醫術也會斷絕,他需要一個徒弟。
葉藍心如明鏡,黑白分明,這種性格天生就適合學醫。
但是否收她為徒,譚老先生還有點猶豫。
主要是葉藍年齡太大了。
培養一個好的中醫,需要時間。
就拿譚老先生自己來說吧,五歲學把脈,六歲認藥,七歲背方子,八歲練針灸。
到雙十年華,醫術已經大成。
而葉藍已經十八歲了,錯過了最寶貴的十年。
現在才著手培養,會不會太晚了?
夕陽西下,大伯母挽起藍布袖口,再次步入廚房,滿院子飄起了蔥油熗鍋的味道。
譚老先生終於做出決定。
他靠在椅上,叫葉藍過來,遞了一根銀針給她,“你家夥食太好,我中午吃多了,需要針刺足三裡幫助消化。
但我現在這個樣子,自己夠不著腳,你來給我施針吧。”
葉藍不知人生重大轉機就擺在眼前,十分驚訝,“譚老先生,由我給你紮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