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李倓會的都是槍法,長槍這個東西,只有在戰馬上才能讓它的殺傷半徑完全發揮出來,要是到了地面上,被短兵刃近身是相當難受的一件事。
所以李倓一直在坊間寬闊的街道上帶著人馬殺敵,雷萬春帶著一隊漁陽突騎緊緊的跟在李倓的身後,繼續扮演起了李倓的保鏢的角色。
雷萬春雖說之前也沒怎麼聽說過巷戰,但是他卻有著相當豐富的作戰經驗,一看就知道這樣的戰鬥對於將領來說實在是不怎麼合算。
不過現在的叛軍,除了史思明自己之外已經沒啥將領了,之前安祿山麾下看似猛將如雲的局面已經不可能再出現。
當初囤聚在范陽的那些猛將,一個個幾乎都不在了,有的戰死在關內,有的現在還在長安城的牢獄裡呢,另外一些則自謀出路去了,總之,樂意跟著史思明的人並不多。
史思明這麼快就得了這麼個結局,其實跟他掌權之後的行事作風是完全脫不開關係的,就算是他上位的途徑,嚴格上來說也是竊取了大燕。
人家安祿山自己去洛陽享福了沒錯,但把自己的大後方全都交給了史思明,只能說明他相信史思明,但好兄弟卻在他死去之後來了這麼一出,人品自然盡顯無疑。
其實要是單從人數上看,叛軍是沒有什麼劣勢的,而且他們是主場作戰,理應占點便宜。
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沒有防備,沒有佈置,不熟悉巷戰,沒有能扛住事兒的猛將,這些弱點幾乎一個不落的被李倓都給死死的抓住了,打的都是叛軍的七寸。
在這個晴空萬里的夜裡,唐軍在河北道叛軍的後方城裡開創了華夏巷戰的先河。
唐軍收復河北道之戰,註定是要被史官寫進史書中的一戰,註定也是要被後世的很多兵書戰策記載的一戰,以弱勝強,步步為營,把自己的每一個優勢和敵軍的每一個劣勢的算到了極致,這就是這一戰帶給後世人的啟發。
也許若干年後有人看了這一戰的過程之後會說,李倓的思想實在是太過超前了,只不過他們不知道,李倓的思想是比所有人想到過的還要更加超前。
史思明一直在讓身邊的耿仁智告訴他現在這一戰到底是誰佔據了優勢,但是面對著漆黑的夜空,到處都能聽見的喊殺聲,誰也不知道到底哪一方佔了優勢,要想知道這個結果,只有兩個可能,一個是天亮了,另外一個就是一方真的敗了。
史思明的心裡顯然是沒有什麼底的,他有點害怕,害怕一旦結果出來了那一刻自己就成了孤家寡人了,想要跑出城的機會可能都沒了,但他又不能在這個時候把自己的這個擔心表達出來,因為一旦那樣,自己就相當於真的敗了。
喜歡扶亂唐請大家收藏:()扶亂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