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城內,一向嚴謹的許遠已經好幾天沒睡著覺了,其中原因,正是回紇騎兵的到來。
回紇騎兵從距離漁陽二十里一路向西,早早的就進入了許遠派出的斥候的眼中。
許遠發現十數萬騎兵正在趕往幽州,當時就亂了方寸,畢竟他這裡只有兩萬守軍,一旦沒有李倓他們的回援,就算是人家回紇人到了之後稍微弄幾個梯子攻城,也不是他們能抵擋的。
為此許遠一直在對幽州城的守衛戰進行準備,他完全明白幽州對於河北道的重要性,一旦幽州城沒了,河北道基本上就可以說是到了回紇人的手裡了。
不過根據斥候的回報,回紇騎兵在劫掠了幾個村落之後,就不再全速前進,停了下來,之後更是改變了方向。
本來這個發現讓許遠暫時鬆了口氣,不過斥候再次回報的時候,就已經是敵軍把李倓的騎兵引入到了一個三面環山的地界,顯然是想要一網打盡。
許遠心裡面想著是不是自己帶著這兩萬人馬前去救援一番,但又怕貿然出擊幽州城有失,這才睡不著覺了。
不過許遠不知道的是,他在幽州城沒動地方,幾乎就等於是立了大功了。
史思明在被牟羽可汗派遣到那個三面環山之地設伏的時候,他就明白自己在牟羽可汗的心裡面幾乎也已經被當成了炮灰了。
以他的精明,當然不能讓自己僅有的曳落河在這樣的情況下消耗大半,所以在離開了牟羽可汗的大部隊之後,他當機立斷,直接憑藉著自己對於河北道地形的熟悉就改道了。
史思明知道,李倓和牟羽可汗之間必定會有一場大戰,而這一戰的結果,多半會是兩敗俱傷。
所以他把自己的目標放在了幽州城上,以自己的近乎三萬精銳,一旦能攻下幽州城,李倓就算是再用十萬大軍攻打,也很難從他手裡奪走幽州。
按照史思明的算盤,許遠在得知了李倓等人被回紇人引入到三面環山的戰場之後,應該親自率軍去救援,那就是他最好的機會。
不過等來等去,也沒等到許遠出城,史思明盤算來盤算去,也沒能下定決心去攻打幽州,直到等來了回紇人倉惶逃竄回去了的訊息。
這說明兩軍在分出了勝負之後並沒有死磕,換句話說,史思明的如意算盤落空了,他只能帶著自己的人馬,洗劫了兩個村落之後再次逃往了北邊。
這一次,史思明在河北道之外的生存空間顯然也更加小了,回紇人不會再容納他,同羅和僕骨部也只會追殺他。
不過史思明倒是一直堅信,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他總是想到自己和安祿山當初做捉生將的時候,現在跟那個時候相比,至少不也是強得多了嗎?
許遠在不知不覺中就避免了一個天大的錯誤,最終他等到了李倓勝利並且帶著剩下的兵馬回到了幽州的訊息,也算是一顆大石頭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