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豫的說法,李泌和李亨相視苦笑,他們也曾經年輕過,自然多少能明白一些李豫現在的想法,不過現實是什麼,他們都是心知肚明。
“太子關心我大唐百姓,我與陛下都是能理解的,但這數年來,大唐已經是歷經戰亂,到數月之前才算是把屬於大唐的領土都收了回來,南詔人選擇這個節骨眼攻打劍南道,太子可知道這其中的緣由?”
顯然,利用這件事,李泌也有了一些考校李豫的意思。
“自然是那南詔王發現我大唐連年戰亂,膽子越發的大了。”
李泌聽罷,微微搖了搖頭,之後的說道:“南詔王閣羅鳳,怕是還沒這麼大的膽子,南詔才多大的領土,雖說也的確是比周邊的其他勢力強悍一些,但就算是跟回紇人相比,也多有不如,他能如此果斷的出兵,還能將太上皇留在劍南道的崔圓給策反了,這不是他自己能做到的!”
這個判斷李泌倒是說得斬釘截鐵,李豫聽完之後陷入了沉思,良久之後才抬頭,不過表情跟之前相比已經凝重了不少。
“老師所說的不是他們自己能做到的,莫非是吐蕃在這裡也起到作用了?”
吐蕃這兩個字從李豫的嘴裡面說出來之後,旁邊的李亨反倒是緊張了起來。
本來大唐從安祿山和史思明叛亂了之後,吐蕃一直以來都還算是十分消停的,這跟他們一直一來的表現都是十分不相符,不過李亨並沒有深究過這件事,反而表現的十分慶幸。
現在李豫忽然說南詔人的背後有吐蕃的影子,李亨怎能不怕,一個南詔已經夠讓他腦袋疼的了,要是吐蕃再摻和進來,對於大唐又將會是一場浩劫,而且影響不會小於安祿山和史思明的反叛。
“依我看,怕是這件事的確是如此,吐蕃人一定已經發現了我們現在最缺的就是人馬了,不管是之前的回紇還是現在的南詔,不管我們如何應對,最終都是會損失一些人馬的,這恐怕就是吐蕃人的目的了。”
“那……不管咱們跟南詔人打成什麼樣了?吐蕃人都會對我大唐進行攻擊?”
事到如今,李亨自己也覺得李泌的分析相當的有道理的,一時間話都有點說不利索了。
“不錯,不過陛下倒是不用過於擔心,以吐蕃的實力,雖然強悍但想要直接攻打到關內卻是不太可能的,不過我們想要保住河西、隴右等西邊的地界,恐怕也是難了啊!”
這回李亨的確是老實了,別看李泌也不過就是說出了一個河西和隴右,但李亨心裡明白,要是真的那樣,從面積上看,大唐整個西邊一半的地方就都得歸了吐蕃人了。
雖說那邊都是些不適合耕種的地,也沒有多少百姓,但這對於大唐世界中心的地位影響卻會是巨大的,一旦真的到了那一步,恐怕也就不會有多少國家和部族把大唐當做是上國來看待了。
“這可如何是好!太上皇將這大唐交給朕,朕若是讓吐蕃侵佔了這大片領土,又有何臉面去見太上皇,死後又有何臉面去見我大唐的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