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朝堂過後,李泌到了李豫的府上。跟之前一樣詢問了一番李亨在朝堂上都處理了什麼問題,見李豫對於河北道發生的事隻字未提,這才放下了心。
“這幾日你要做好準備,我會跟陛下商議一番,看看能不能在十天之內讓你的太子之位確定下來。”
“哦?老師何必急在一時,不如等整個大唐的局勢穩定下來……”
“你已經沒有時間再等待了,你可知道昨天陛下收到了一個什麼樣的訊息?”
李泌當時就把李倓在河北道立下的功勞跟李豫說了一遍,李豫聽完了之後,面色那是相當的糾結。
他一面因為大唐竟然能透過這一戰徹底平定了河北道而高興,一面則是因為李倓又立下了如此大功而自己卻什麼功勞都沒有而在這糾結。
“老師,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我怎麼在長安城和太極宮都沒有聽說?”
“哼,這件事,到現在為止恐怕只有我和陛下知道,而且是我建議陛下不要在你的太子之位確定下來之前公佈這件事,所以,咱們要抓緊了!”
李泌這麼支援自己,不但沒有讓李豫十分興奮,反而讓他臉上的愁容更加甚了。
李豫顯然對於自己更加不自信了,他腦袋裡對自己的判斷要是用後世的一個詞來形容的話,那就是德不配位。
“老師,你真的認為我就是如今最適合當大唐皇帝的那個人嗎?”
“皇帝的位置,並非說適合與否,而是你一生下來幾乎就註定了的事,大唐的歷史上已經出現了太多的權力傾軋,想要讓後世的史書中不對大唐皇族多加詆譭,從你開始,我們必須得撥亂反正!”
其實這個時候李豫顯然更希望聽到從李泌嘴裡面說出來的是自己的能耐更加適合大唐皇帝的位置,而不是什麼受命於天。
“既然如此,我全聽父親和老師的安排。”
三天之後,在太極宮的朝堂之上,王縉、房琯等幾個宰相幾乎同時跟李亨提出議立太子的事。
之後各部尚書、侍郎、大夫等十數人舉薦廣平王李豫,一時間,在朝堂上竟然少有的出現了沒有什麼爭執的情況。
而李豫也知道,這一幕顯然是這幾天裡自己的父親和李泌安排的結果,自己其實從安祿山反叛到現在到底都做了什麼,他自己的心裡面還是有數的。
跟李倓的能耐相比,他做的這些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喜歡扶亂唐請大家收藏:()扶亂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