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已經說到了這裡,李倓索性深吸一口氣,下了一個決定。
他顯然能從李隆基老爺子的話語中感受到,他在這偌大的興慶宮中,也算是享受著太上皇的權力,但是他過的並不開心。
換句話說,李隆基已經陷入了自己過去所做的事中,不能自拔。
雖然老爺子可能沒有多少時間了,李倓也絕對不可能在這一夕之間就成為李隆基最為看好的那一個,不過李倓還是想要讓李隆基放下心結,安心的享受自己剩下的時光。
作為一個從一千多年之後來到這個時代的人,從某種程度上,李倓比任何一個人都要了解李隆基這一生的得與失,在李倓的心中,就衝著李隆基所締造出來的開元盛世,衝著他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想要把大唐的江山重新奪回到李氏皇族的手中,他也值得一個安心的晚年。
李倓來到這個時代,在他自己的眼中是肩負著使命的,為了百姓算是為了大唐,為了李隆基,自然也算是為了大唐。
“太上皇莫非還沒想到,看錯與否,你我或是陛下,已經沒有資格評說了,後世的史官自會去評說,而他們所言到底跟太上皇心中所想是不是一樣,你我怕是也不會知道了,所以……李倓斗膽建議太上皇,還是不要過分糾結於此事了。”
李隆基聽了李倓的話,當時就瞪起了眼睛,之後冷笑幾聲,擺手道:“你口出此言,言外之意不還是認為朕當初錯了?沒有朕,哪來的這開元盛世?”
“太上皇,不管是當初對肅清了長安城,將皇權奪回來,還是開創了開元盛世,又或者是錯信了李林甫與安祿山,這些事,已然都成了事實,今日我這當孫兒的不說,你我或是陛下也不可能堵得住悠悠眾生和後世史官們的嘴,既然如此,太上皇何不放下?”
“放下?朕這一生中,只有這些事,放下了,朕又剩下了什麼?”
此時的李倓已經是把話幾乎完全說到了李隆基的心裡面去了,李隆基也已經不把他當做是自己的孫子了,情緒完全上來了。
自打他成了太上皇,回到了興慶宮之後,基本上還沒有人讓老爺子的情緒達到這個程度呢。
“太上皇剩下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而且不管對於大唐還是對於後世,都會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且不論之前說的那些,要是沒有太上皇在開元年間的一番作為,大唐恐怕還不會有今日的程度啊!就算是拋開這些不說,太上皇是否想過,要是貴妃還在的話,她難道希望太上皇日日因為那些事而勞心費力嗎?”
“貴妃……”
聽到了這兩個字之後,李隆基望著窗外,望著馬嵬驛的方向,眼神中盡是不捨。
雖然李倓知道,後世關於楊玉懷的死有不少猜測,甚至還有人在一些個文學作品中言及楊玉環之死根本就是假死。
但是經歷了馬嵬驛的事的李倓知道,那些都是不可能的,不管是當初在馬嵬驛的李亨還是陳玄禮,都沒有那麼蠢,他們都明白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的道理,所以最終就連楊玉環的屍體李隆基都是沒有機會親自處理的。
顯然,這是李隆基心裡面的痛,如今再一次被李倓提起來,老爺子心裡顯然是不好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