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豫的這話說出來,李亨的確是沒啥反駁,誰又能想到大唐會從開元年間的繁盛忽然之間就到了這般光景呢?這樣的景象在之前的歷史中也都是不多見的。
所以李亨只能無奈的點了點頭,算是預設了這的確是自己和李隆基教導不利的鍋。
不過李豫的吐槽還沒有結束,緊接著又說道:“當初父親不顧眾人的反對,將這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職位給了我,甚至還因為李輔國和張良娣的讒言差一點就賜死了三弟,這的確是給了我無比的壓力,不過就算是如此,就算是我幾乎徹夜的閱讀兵書戰策,但真正到了跟安祿山的叛軍交戰的時候,我依舊是一頭的霧水,要不是郭子儀,要不是三弟,長安城和洛陽城又如何能從安祿山的手中奪回來!”
就這個天下兵馬大元帥這個事,其實誰都知道,李豫的表現實在是有點差勁了,其實武將們對於李豫的失望就是從他這個天下兵馬大元帥上來的。
雖然他當時處在的是大元帥的位置上,但是幾乎每一個計策都跟他沒啥太大的關係,都是郭子儀一點點制定出來的,李豫在這幾次戰鬥中的存在感實在是太弱了。
而李豫這個時候話裡話外的意思,顯然是李亨當時硬是把擅長打仗的李倓從這個位置上拿了下來,反而用了不擅長打仗的李豫。
在現在的李豫看來,就完全就屬於是人為的在增加他們兩個人之間的矛盾。
事情從想要幫著自己的兒子爭奪皇位變成了兒子對自己的吐槽大會,這讓李亨的心裡面不由得又憋屈了幾分。
“如此說來,其實你這個太子對於皇位反倒是沒什麼興趣了?”
自己一心想要好好培養的皇子忽然之間變成了這樣,李亨的心裡也基本上涼了半截,他忽然之間發現,原來這一切都是自己這個皇帝的一廂情願罷了,人家李豫根本就不想要領他這個情。
“最開始的時候,我的確是不知道自己對於皇位究竟是什麼感覺,我以為那就是我這一生所應該承擔的,不過當皇位真的距離我越發的近了的時候,我卻發現這皇位跟我之前想象的實在是有著太大的差別了,這不是我想要的皇位,更不是我擅長的皇位,要是沒有三弟的話,不管多難,我也會盡我所能讓大唐更好的,但是現在,三弟顯然是能做的比我好千倍萬倍,所以……太上皇說的是對的,我要是學了太上皇的兄長,在咱們李氏皇族,倒是也沒什麼可丟人的,若是數十年之後大唐又回到了開元盛世的繁盛,怕是那些史官還會在史書之中誇一誇我這個如今的太子。”
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李豫的神情反而十分的輕鬆,彷彿這才是自己應該說出來的話,又好像是這一句話真的就讓這皇帝之位距離自己遠了一些。
“既然如此,你是決定了,將這皇帝之位讓給建寧王?朕可是要提醒你,沒了這皇帝之位後,很可能任何大唐的大事你都無法參與進去,能說了算的地方不過就是你自己的府邸罷了,不管是朝堂上的臣子,還是禁軍,再與你無關,這些,你真的能承受得了嗎?”
顯然,李亨這是在最後跟李豫確定這件事,因為這種事顯然是開弓沒有回頭箭的。
太子不當皇帝了,這在整個大唐都會是大事,知道的明白這是因為李倓的能力強,不知道的絕對會以為玄武門的事兒再一次在大唐上演了呢。
所以如果李豫真的想要把這皇帝的位置讓給李倓來做,李亨在自己生命中的最後幾天想要完成的一件事就是讓這一次的讓位至少要達到當年李成器讓位給李隆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