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倓看來,進皇陵的過程,老爺子自己應該也是不會太在意的,所以操辦這件事對於他來說就不是很難。
畢竟這種事又不用自己親自抬著棺材往皇陵裡面送,只不過是指點指點禮部那些人這個事兒怎麼辦,是大辦還是小辦就完事了。
果然,在李豫走了之後不長時間,興慶宮的宮女就來報了,說是禮部尚書帶著幾個侍郎已經在宮門外候著了。
而且讓李倓有點震驚的是,已經幾乎八十歲,馬上就要告老還鄉了的老宰相苗晉卿和如今在朝堂上地位出眾的權臣元載竟然也到了興慶宮的門口,苗晉卿說是要最後見李隆基一面,而元載卻是要等著李倓。
一聽這話,李倓的嘴角馬上浮現出了一絲冷笑,這李隆基才剛剛西去不過一個時辰,太極宮和興慶宮裡面傳遞出來的這些個訊號顯然是讓有些人在朝堂上坐不住了,要開始準備站隊了。
李豫是太子,這在大唐的朝堂上是沒有任何異議的,不過所有朝臣也都知道,自從李亨登基以來,好幾次的硬仗都是在李倓的帶領下拿下的。
這不光導致李倓在武將之中有著極高的呼聲,也導致了李倓手裡面的兵馬越來越多,到了現在,除了郭子儀和李光弼手裡面還各自有點人馬之外,大唐的大部分人馬已經都掌握在了李倓的手裡。
在這個訊號發生了之前,所有人都不知道大唐的皇位歸屬,畢竟李豫現在還穩穩的坐在太子的位置上,而且李豫和李倓兄弟倆一直以來就沒有什麼矛盾,在這樣的情況下,幾乎所有的朝臣都是不敢輕舉妄動的。
不過李隆基西去,竟然直接讓李倓負責這治喪之事,情況可就有點有意思了。
雖然一般的官吏還並不敢隨意站隊,不過像是元載這樣專門玩弄權術的傢伙,這個時候可就有點安耐不住了。
李豫天天在朝堂上晃悠,他是個什麼性格元載是瞭解的,所以他明白,就算是這個時候自己稍微向李倓靠攏了一下,到時候萬一還是李豫上位,對自己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而李倓,因為幾乎就沒在朝堂上呆過,所以不管是幾品的官,對於李倓的脾氣都是吃不透的,他們幾乎只知道李倓打仗是一把好手,別的可就一概不知了。
至於苗晉卿,李倓倒是不覺得他能有什麼別的心眼,只不過是跟他年歲差不多的李隆基忽然之間去了,心裡面有些感慨罷了。
“去把苗晉卿給本王召進來,其他的人,繼續在外面候著!”
李倓下了這麼一個命令之後,繼續在李隆基的寢宮門外坐定。
元載這樣的人,他絕對是看不上的,真正為大唐出點力的事他不行,玩弄權術卻是第一名,李倓心裡面早就已經想好了,只要是自己上位了,在大唐朝堂上的第一刀就是這樣的人。
不過對付這些個滾刀肉,自古以來對於皇帝就不是什麼容易的事,因為不少人當看清了皇帝的套路之後,大都會做的一件事就是抱團忽悠皇帝,一般的皇帝真要是到了這個時候基本上也就蒙圈了,會在朝臣們抱團之下覺得自己是不是什麼地方做錯了。
但是李倓卻絕對不會是那種人的,他想要做的事,特別是對付那些個自己壓根就看不起的人,那一定是正面剛,連拐彎都不會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