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亨的喪事,李倓其實的確是非常重視的。他第一時間就把韓擇木給他的方案給了李豫,並且邀請李豫給他一起來主導李亨的喪事。
其實說到底,還是李豫和李亨之間的情感是最為深厚的,李豫幾乎是李亨手把手帶到大的,跟李倓是絕對不一樣的。
還沉浸在悲痛之中的李豫接受了李倓的邀請,顯然也是想要為了自己的父親最後做一點什麼。
有了李豫的加入,這治喪之事馬上又變得繁瑣了起來,因為李倓的性格他就不是個注重細節的人,可能他自己死去了那天他都不會在意自己的喪事是個什麼規模,所以他看韓擇木的計劃,基本上也是沒什麼應該改動的了。
但是李豫不一樣,他對於李亨的喜好了解的不知道比李倓多了多少,更知道一些李亨的忌諱。
他這麼一看,當時就給韓擇木挑出來了十來處需要改動的地方,這可是把韓擇木給難為壞了,但是李倓對於自己兄長挑出來這些個毛病卻也是相當的支援,韓擇木無奈之下,只能連夜去修改了。
其實在這方面,李倓還是有點羨慕李豫的,他對於李亨的感情那才是真正純粹的父子之情,李亨讓他做自己不喜歡的太子,他就能毫無怨言的去做,李亨讓他讓出來,他啊又能毫無怨言的讓出來。
除了他了解李倓之外,更為重要的一點顯然就是他對於李亨的信任,而且這種信任是無條件的。
李倓雖說最後跟李亨也算是達成了和解,相互之間也算是完全解開了心結,不過之前過去的那些歲月,是不論如何都無法彌補的。
皇位的更迭代表著一份傳承,在跟李豫一起參與著李亨的喪事的時候,李倓忽然之間有了一個強烈的願望,那就是自己是不是也該有一個自己的孩子了。
在這個時代,像李倓這樣在這個歲數還沒有自己的孩子的皇子是十分少見的,而且不用說皇子了,這樣的情況就是在大唐普普通通的一個百姓之家都是十分不常見的。
之前的李倓為啥不要孩子他不知道,但是他到了這個時代之後,因為大唐正處在無盡的戰亂中,他不管到什麼地方又都喜歡帶著自己的夫人張明月,所以自然不能隨隨便便的把張明月的肚子搞大了。
所以每一次李倓在某些快要爆發的時候總是釋放在外面,張明月最開始的時候還覺得這樣的做法那真的是相當的神奇,時間長了,自然也就見怪不怪了。
看著李豫和李亨的父子情深,李倓決定了,這一次風波都處理完了之後,左右短時間內也不會有別的勢力再來欺負大唐了,他也就可以在某些事兒上面放開一些了。
要不然自己到時候當了皇帝但是卻無後的話,不光張明月可能受到牽連,朝堂上那些恨不能自己上的言官們也能把他給煩死了。
就在這個時候,張明月也是正忙得不可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