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李倓對於回紇都已經十分的加小心了,但畢竟不會有人一直在回紇王庭的邊上看著他們,所以這麼一封書信,李倓自然是不知道的,而且到了這個時候,不管是回紇還是吐蕃,在李倓的心裡面也已經不是那麼重要的敵人了,李倓心裡面真正想著的,是自己終於可以大刀闊斧的在朝堂上往前走了。
之前的幾個月,李倓幾乎是一個改變都沒做出來,不是他不想改變,而是他知道,有元載和他身後的那些個小嘍囉在,自己推行屁大個事都不會有多麼的順利的,更不用說有些事李倓想要從根本上做一些改變了。
其實早在對元載動手的時候開始,李倓就已經有了計較,有幾個事,是現階段必須得做的,不過李倓也知道,朝堂上的風氣不是一下子就能變過來的,把人換了是最簡單的事,但是把人的心理給變過來卻是相當的困難。
這一天,在李倓太極宮的偏殿之中,李倓端坐在主位之上,底下的陣容就稍微有點奇怪了,一面坐著的是張巡、劉晏和王縉這三個宰相,而另外的一面則是坐著皇太后,張明月和鳳弈三人,這是個什麼造型,一般人當然是猜不出來的。
不過不管是哪一個,神情都還是相當的嚴肅了,一直都在聽著李倓說。
之所以會是這麼一個組合,是因為他們今個討論的問題不光是跟朝堂上有關,也跟李倓的後宮有著十分大的關係。
“得了,朕該說的也都說的差不多了,總之就是一句話,如今我太極宮中有多少的宦官,朕肯定是不會不管的,會讓他們都得了善終,不過今後,大唐不會再有任何宦官,朕的太極宮裡只需要女人。”
李倓最終來了總結性發言,之後大手一揮,顯然是為了讓底下的人發表一下意見。
之所以把這個事兒拿出來說,是因為李倓覺得這方面的改變是跟他的那些朝臣最沒有關係的了,宦官有或者沒有,都不會耽擱別的朝臣生活的一絲一毫,影響的不過就是他的太極宮罷了。
這也是李倓丟擲來的一塊探路石,透過這件事,他是能看出來朝臣們對於自己的一些變革到底是什麼態度的。
他知道,這個時代的人有這個時代的人的特點,說是他們念舊也好,說是他們因循守舊也罷,反正就是但凡是想要改變一些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的東西,你都得付出不少的代價才行。
宦官專權這個事,李倓是真的不明白為何在歷朝歷代都會發生,卻最終沒有引起歷朝歷代的真正重視,而李倓最不能理解的就是,為啥非得弄出宦官這麼個品種在宮裡面呢?
雖然有些宦官的確是能在去勢了之後保留住一定的男子氣概,比如說高力士那樣的,但是大多數都會變得病病歪歪的,而且壽命短的可憐,就連後世的人妖都比不上。
李倓想要杜絕這個事兒的另外一個初衷,其實也正是不想要讓一些窮人把歪心思動到讓自己的孩子去做宦官上。
畢竟不管是做到了多麼牛掰的宦官,要是讓他打心眼裡面選擇的話,他都是更希望去做一個正常的男人。
不過跟李倓想象的一樣,他這個觀點以說出來,除了早就已經被做好了思想工作的三個女子臉上沒啥表情之外,就連張巡都皺起了眉頭。
在他們這些讀過了許多聖賢書的思維裡,李倓這件事那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老祖宗那麼多年都沒去改變的事兒,你李倓當了皇帝就去改變,這絕對是不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