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弈對於李倓口中的大事並不怎麼關心,不過李倓鐵了心想要廢除宦官,她倒是挺支援的,因為遠了不說,就算是南詔,那都是沒有宦官這個品種的。
“這件事陛下做的好!那些宦官的地位總體都是比宮女高不少的,咱們這太極宮裡管事的人更是不多,宦官暗中欺負宮女的事時有發生,如今取消了宦官,宮女們怕是都能鬆一口氣了,我與姐姐也能省心不少!”
鳳弈和張明月都不是仗勢欺人的人,對於宮內時有發生而且屢禁不止的宦官欺負宮女的事,她們雖然盡力了,但太極宮實在是太大了,不是她們兩人能照顧過來的,這裡面之前幾十年上百年養成的一些潛規則,她們的確有能力去改變,但卻沒能力短時間內改變。
所以李倓提出這件事,她們倆是最大的支持者,不然也不會直接請出了皇太后來對付三個宰相可能的反對意見不是?
“這偌大的太極宮,其實就算是沒了宦官,只要有人心在,這樣的事就不會斷了,咱們能做的,只不過是減少它們發生的機率罷了,水至清則無魚,這話說的混了點,但還是有些道理的。”
“這些大道理陛下還是跟姐姐去說吧,左右這大唐的皇后是姐姐,我不過就是輔助他管理一下後宮罷了,對了,明日我跟小竹約了帶著姐姐和太皇太妃去獵場狩獵,陛下去不去?”
完成了宦官這件事,李倓還是相當滿意的,他知道,有的時候朝堂上的事得一件一件的來,溫水煮青蛙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要不然步子邁的太大了,就扯著蛋了,而蛋這個東西,正是李倓今晚上就要用的。
“行!朕明日下了朝堂就跟你們去獵場,讓你們看一看朕的功夫,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彎弓射大雕啊!啊不對,這玩意不能射下來,今個朕還得用呢!”
這一夜,多了就不能說了,總之不過就是李倓登基之後枯燥且樸實無華生活中的一個寫照罷了。
次日,春風得意的李倓在朝堂上勉為其難的接受了以王縉為首的三個宰相關於永久性廢除宦官制度這個讓朝臣上所有人都大跌眼鏡的建議,並且表示自己的太極宮和楊玉環的興慶宮從明天開始就逐漸的把現有的宦官都給清除出去,當然這個清除出去指的是給他們找到一個地方養老送終。
在定下來這件事之後,李倓也馬上就表態了,說是從今個這個事定下來開始,要是再有人把別人跟去勢了的,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掉腦袋。
這完全符合李倓的風格,不過這件事的始作俑者還是被不明所以的圍觀官吏們當成了王縉。
這不由得讓不少人在背後對這位老陳指指點點,說他在元載走了之後竟然自己能保住宰相的位置,那心理素質還真的不是一般的強悍。
而且能在這個時候放飛自我的跟李倓提出這樣的么蛾子,而李倓和張巡他們幾個還能同意,這完全就是倚老賣老啊!
但大多數人都只不過就是想一想而已,對於宦官,其實他們也更願意沒有,遠了的不說,就是當時在李亨身邊的李輔國和魚朝恩,就已經把一些經歷過的老臣給膈應夠嗆了。
當然,他們都有點忘了,不管是李輔國還是魚朝恩,都是完犢子在了李倓的手上,王縉完全沒理由痛恨他們啊。
不過這一切都已經不重要了,在這件事定下來之後,從太極宮和興慶宮中駛出了幾輛馬車,顯然是那些宦官們早就已經被收拾好了行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