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倓給洪源的,正是可以調動這支東牟捉守的兵符,而這支兵馬聽命於洪源之後,洪源的任務是讓他們恢復一定的規模,之後嚴密監視倭國人的舉動。
除此之外,因為在之前兵部的記錄中,這支軍隊的手裡是有著幾艘戰艦的,雖然李倓也不知道這些戰艦現在到底還能不能下去水了,但是他這個皇帝就管不了這麼細緻了,要不然還千辛萬苦的費那麼大勁兒選出來兩個人才幹啥呢。
總是按照李倓的說法,這東牟的捉守要在一年之內達到兩千精兵的程度,而且至少要有兩艘能正常使用的戰艦。
洪源這些年一直都在苦讀著聖賢書,除此之外他的精力幾乎都放在了關注自己身邊的百姓的疾苦上了,讓他當一個基層的縣令,他的確是能做的十分的完美,但是跟軍隊有關的東西,洪源是真的沒接觸過,可以說在這方面,他就是個小白。
而在李倓的書信中也是十分隱晦的提到了一句,對於軍隊的事兒有什麼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請教兵部侍郎雷萬春。
洪源敏銳的發現,這顯然是李倓留給自己的一個後路,一旦真的有問題,直接管轄著這支軍隊的兵部侍郎也是能給自己解決的。
皇帝給了自己如此的信任,洪源不知道自己還有什麼不去盡力的必要。
他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把黃縣的基本事項打理了一番之後,直接就帶著兵符到了這支東牟捉守的兵營之中。
雖然之前已經知道了這支軍隊是大唐至少幾十年都未曾動用過的了,但是真正到了兵營之後,還是讓洪源驚出了一身的冷汗。
這分明就是一個被遺忘了的小村落啊。
說是東牟捉守,但現在在洪源看來卻不過就是一個坐落在海邊的小小村落罷了,而且這個村落就算是跟之前洪源的家鄉相比,也差了不少。
“東牟捉守中郎將張衝,可在此處?”
“東牟捉守中郎將張衝,可在此處?”
“東牟捉守中郎將張衝,可在此處?”
足足在這外面高聲呼喊了三次,洪源才算是見到了這一次自己想要找尋的正主,這支東牟捉守的主將,名曰張衝。
“你是?”
“我乃是黃縣縣令洪源,此番上任也是奉了陛下和兵部之命,負責執掌調動東牟捉守。”
洪源說出了這麼每一句話之後,這位看起來四十多歲,但不過就是一個農夫的漢子忽然之間不知道是被碰到了什麼機關一樣,鼻子一酸,像是一個孩子一般哭了起來。
洪源連忙扶住了他,但是他就好像是忽然之間找到了一個依靠一樣,靠在洪源的肩頭繼續哭了起來。
周遭漸漸的圍攏了一些人,洪源打眼一看,都是些四五十歲的莊稼漢一般的人物,甚至外圍還有一些農婦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