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扶亂唐> 第463章 民生大於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63章 民生大於天 (2 / 2)

李倓最開始的時候倒是沒聽說過這個說法,不過經過幾個人一解釋,他馬上就明白了這其中的奧秘所在。

按照這個辦法,凡是大唐官方收購存放在“常平倉”中糧食,在出售之後都必須兌換成同等價值的當地土特產品和手工品才能上交到長安城。

比方說一個州郡收購了100萬石的糧食,等到他把這100萬石糧食賣出後,交給到長安城的不是錢,而是同樣價值的當地土特產品和手工品。

前世對於這倒買倒賣就相當有心得的李倓馬上就明白了這其中的奧秘了。

這跟漕運的事兒其實是一個道理,堵不如疏啊,與其想方設法的不讓他們侵吞義倉裡面的糧食,倒不如直接用官方的渠道上給他們開一開口子。

糧食這玩意的價格還是比較硬的,但是各地的土特產價格可就不一樣了,十個人賣可能但是十個價格,而長安城既不會認最高價也不會認最低價。

操作這件事的官吏都是真的是個有心眼的人的話,完全可以在底價的時候囤積一點土特產,等到真的要上交給大唐的時候,你自己手裡面是剩下了一些土特產還是剩下了一些糧食,那都是你自己的本事,不管是皇帝還是尚書省都不會管你的,人家要的就是保質保量的土特產。

這些土特產到了長安城之後,皇宮需要的東西自然會留下來,剩下的還可以透過官方的渠道賣到能賣上價的地方去,對於大唐的國庫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集思廣益之下,這件事就算是定下來了,這回李倓並沒有交給劉晏,而是交給了許遠操作。

因為這件事牽扯的相當的廣,耗費的人力也會相當的多,由許遠這樣做事細心之人來操作,才符合李倓心裡面人盡其用的設想。

短期內實行的幾個新政,完美的把漕運,糧價、以及各地官吏整治聯絡了起來,在平抑糧價的過程中一旦發現做的太過分的,是不用經過李倓的,許遠直接就有權要求吏部和大理寺插手這些事,該撤的撤,該抓的抓。

這件事在長安城的巡查隊伍出發之前,李倓就已經下令對整個大唐的百姓廣而告之,一旦當地的義倉已經引起了民憤,巡查隊伍一到,只要是登記在冊的大唐百姓都可以舉報貪官。

這一下子,在大唐百姓中造成的影響比之前每一個政策都要大,幾乎聽聞這件事的人都在拍手稱快,就好像是如今的義倉在他們心中已經早就變味了一般。

這樣的情況傳到了李倓的耳朵裡之後,讓李倓覺得這個事自己可能真的是行動的稍微有點晚了,他完全沒想到,竟然是這件事在百姓的心裡才是最想要改變的,李倓知道,自己可能應該進行一些反思了,到底應該把什麼事放在前面。

喜歡扶亂唐請大家收藏:()扶亂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