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兩個奸詐的人在沒有任何其他人知道的情況下完成了一次互通有無,並且馬上要進行第二次了。
他們的計劃其實十分簡單,不過想要真正去做,卻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在彼此的信任上,現在李倓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況之下,顯然正在給他們這個時間。
從改鹽政的事從李倓嘴裡面第一次說出來,足足過了接近兩個月,三位宰相才再一次主動找到了李倓,提出了他們各自的建議,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李倓並沒有對他們進行任何的催促。
誰都明白,想要動這塊蛋糕,在發動之前是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的,一旦打草驚蛇,只能給大唐造成十分重大的破壞,一旦百姓的家裡開始斷了鹽了,這絕對是一件能把人逼迫的反了的大事。
三人也是相當的給你,,沒有各自說各自的,給到李倓這的東西,已經是可以成文了的新政,只要李倓點頭,就立刻可以實施的。
按照三人的新政,核心的部分就是大大削減了鹽監、鹽場等鹽務機構,又調整了食鹽專賣制度,把官收、官運、官銷為官收、商運、商銷,再統一徵收鹽稅。
在李倓看來這個想法還是十分可以的,官銷完全就是給了那些個管理這個事兒的人坐地起價的機會,而且這個量實在是有點太大了,完全就沒有任何監管到位的可能性。
這麼一改革,就相當於是引入了一定的競爭,鹽都到了不同的商人的手裡了,雖然這些個商人也能夠掙不少的錢,但是相當於是引入了競爭了,再加上商人的地位是沒有官吏高的,他們的膽子當然也就不能有這麼大了,這個事兒最終受益的還是老百姓。
此外,新政還改變了李亨時規定的官運官賣的鹽法。規定鹽官統一收購亭戶專門生產鹽的民戶)所產的鹽,然後加價賣給鹽商,由他們販運到各地銷售。
大唐在這裡面只透過掌握統購,批發兩個環節來控制鹽政。
此外為防鹽商哄抬鹽價,還得在各地設立常平鹽倉,以平鹽價。
這樣一來,大批的官方人員被拿下,鹽價下跌,肯定會受到萬民稱頌,稅收也會增加不少。
經過他們幾個的測算,大唐收取的鹽利,原來每年只有六十萬緡,這回經過估算可以增至六百多萬緡,佔全國財政收入的一半,完全可以被用以支付軍費等各項開支。
要是真的這麼做了,在省了人,省了錢的同時還會讓老百姓們交口稱讚,何樂而不為呢?
喜歡扶亂唐請大家收藏:()扶亂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