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相別來無恙啊!”
李倓一見到李光弼,當時就快步走到了他的面前,興高采烈的拱手施禮。
雖然李倓是皇子,是建寧王,但是自打李光弼立下了幾個大功之後,李亨為樂表彰他已然是將他封為了河東道節度使再加上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不管是啥官職,只要是帶著這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那就是宰相了,節度使加上宰相,自然就是使相了,雖說這倆字放在一起不咋好聽,但是地位卻是在那擺著呢。
李光弼一邊回禮一邊心裡面就納了悶了,心說這建寧王之前雖然就有點名氣,但卻是個心比天高而且心直口快的人,跟現在這個滿臉和煦的笑容的年輕人可是大不相同。
“建寧王好膽識,其他將領都在長安城內邀功,建寧王卻敢於孤身到相州對敵,不虧是能在馬嵬驛勸說的陛下下定決心之人!”
李光弼雖然姓李,但按血統說卻是個契丹人,不光如此,還是個官二代,他乃是禁軍左羽林大將軍李楷洛第四子。
這兩個屬性也就造成了李光弼有些心直口快的性格,讚揚了李倓的同時,也把長安城裡面的將領們給貶損了夠嗆。
“使相說笑了,相州的確是個機會,但長安和洛陽也不能沒有大隊人馬鎮守,而且安慶緒和嚴莊怕是已經成了驚弓之鳥,你我二人,足矣!”
李倓這番話透漏出了他及其強烈的自信,李光弼一看,這才斷定,之前郭子儀在書信裡跟他說的這些還真就不是假的。
其實李光弼和郭子儀作為這次平叛權力最大的兩個將領,相互之間還是多少有點競爭的。
李光弼之所以敢於沒接到命令就帶著兵馬出來配合李倓來,很大的一部分原因也正是郭子儀帶著人馬成功收復了兩京,而自己僅僅就在這死守著一個太原府,至少看起來就有一點相形見絀了。
這回要是真的配合李倓能把安慶緒趕出相州去,把除了河北道的一些地方之外的全部大唐領土都給收回來,李光弼心裡面才能算是扳回來一程。
而且李倓不知道的是,他想著的是從戰略上把安慶緒趕回到范陽去,然後安安心心看一場他們內部的大戲,但李光弼可不是完全這麼想的。
李光弼想著的是把安慶緒給直接拿下了,然後把他帶回到長安城去送給李亨,那才能真正顯示出自己的能耐來不是?
倆人相見了之後,廢話幾乎是一句沒說,他們都知道潞州囤聚了這兩三萬的人馬雖說不多,但是時間長了難保不會露出馬腳,一旦讓安慶緒知道了,可就達不到他們的目的了。
他們這一次想要以少勝多,又是作為進攻的一方,倆人都知道最關鍵的一環是什麼,當然,這一環也是最難的。
喜歡扶亂唐請大家收藏:()扶亂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