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知知在山上唸書,從來沒有考過試。
她接過考卷的時候,面色很坦然,會寫的就寫了,不會寫的就不管。
薛澈以前在長安倒是經常被家中夫子考課業,但他極少失誤。
考卷上的經文他都學過,很流暢地就答完了。
兩個孩子幾乎是同時停筆,將答卷交給了山長。
正在作畫的柳明枝看一眼岸邊的香爐,發現才過了一炷香不到的時間。
柳明枝接過考卷,看第一眼的反應就是:
字好!
這兩個孩子的字各有風骨,寫得竟然比不少聞道堂的學生都好。
再看內容,就更驚訝了。
蘇知知雖然有些題目沒答,但只要是答了的題,要點和思路都很清晰。
薛澈則是全部都答上了,不僅釋義到位,引用的典故詩文也無錯漏。
柳明枝再抬頭看兩個孩子時,眼神已經變了。
怪不得顧刺史要送這兩個學生來書院,如此好苗子,待在山裡的確是可惜了。
柳明枝:“蘇知,你可去桃李堂;薛澈,你去聞道堂。”
蘇知知抓住了薛澈的手:“山長,我和阿澈不在一處唸書麼?”
柳明枝:“薛澈的水平可以去聞道堂,所學經義會更復雜。”
蘇知知一聽說更復雜,馬上又鬆開薛澈:
“那我在桃李堂也挺好。”
薛澈:……
“走吧,我帶你們去學堂。”柳明枝收好兩個孩子的答卷,打算往外走。
蘇知知問:“山長在畫相思鳥麼?”
柳明枝扭頭,見蘇知知正目不轉睛地看著案上他畫的花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