販私鹽在大瑜是重罪,民間有人私自煮鹽販鹽被抓,因杖刑而死。
可私鹽的利潤大得令人眼紅,當上頭有人把機會擺在他眼前的時候,他怎麼可能不動心?
更何況,上頭有人罩著,此事的風險也會小許多。
朝廷派巡按御史巡查各地一事,長安那邊早就派人傳訊息李瓊了,讓李瓊行事別露了馬腳。
但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別鶴山莊那邊出了點問題.
別鶴山莊是他在郊外的一處莊子,專門用來運作私鹽的作坊,平日交由他的手下楊震打理。
但楊震從前日開始不見蹤影,跟他一起消失的還有一批私鹽。
李瓊只能打起精神讓人私下去尋楊震,想著千萬別出什麼亂子。
次日。
巡按御史鄭明堂到達了潯州。
顧刺史和李瓊接待了鄭御史。
鄭御史四十出頭,在長安御史臺就是出了名的,最擅聞風奏事。
“鄭御史此番巡查嶺南,辛苦了。”顧刺史抹著鬍子笑道。
鄭御史一路風塵僕僕,臉色有些憔悴,顧刺史倒是滿面紅光。
鄭御史:“顧刺史調來嶺南幾個月,精神矍鑠,看來此處風土養人。”
顧刺史:“不是風土好,是老夫心大,在犄角旮旯的地都習慣了。”
鄭御史:……我說話直,你倒是比我更直。
鄭御史和顧刺史以前打過交道,還算有幾分熟稔。
顧刺史向鄭御史介紹:“這是潯州李長史。”
李瓊上前行禮:“下官見過鄭御史。”
鄭御史平日是個不苟言笑之人。
他一反常態對人笑得親和友善時,往往是對人已起了疑心。
這頭跟人家談天說地笑著把話都套出來,轉頭就奏人家行事不端,貪汙受賄。
京中同僚最怕見到鄭御史對自己笑。
眼下,鄭御史眉眼舒展,對李瓊笑得極為親切熱絡:
“李長史,不必多禮。本官聽聞李長史在潯州為官多年,最瞭解風土人情,為當地做了不少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