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裡有什麼有趣的事情,跟爹說說。”
蘇知知能說得簡直太多了,一件件地給郝仁數。
比如書院的同窗們天天跟她練功熱身,邱夫子想練,結果閃了老腰;和元小胖子一屁股把伙房的凳子坐散架了;吳展炫耀外地新買的花衣裳,被同窗笑穿著像只彩毛雞……
薛澈說得少,但是聽到蘇知知描述得太離譜誇張時就會出聲糾正一下。
蘇知知說完後,問郝仁:
“爹,我們看到新買的馬了,孔武說我們村接了好大的單子。有多大啊?”
郝仁沒瞞女兒:“朝廷出錢,讓我們做布料送去黔中道。”
“黔中道,不就是之前暴動的地方麼?”
郝仁頷首:“是,回到黔中道的百姓過得不容易,過冬的布料不夠。”
這個訊息是一個月前傳來的。
顧刺史火急火燎地上山,說收到了朝廷加急送來的公文,年前產出的所有布料都要送去黔中道。
價錢是給到位了,但是要得急,黔中道的百姓還等著穿衣呢。
為大量供應,黑匪山又招了不少短工擴大棉布生產。
不少村民暫時放棄了做三休一的輪休制,他們很多是黔中來的流民,雖然在這裡紮根,但是聽到老家的人缺衣少食,還是會想多出一份力。
郝村長沒有阻止,會按照他們上工的天數給他們多算工錢。
顧青檸的祖父顧言聽說此事,和郝仁商量一下,將軋棉花去除棉籽步驟給承包過去了。
“所以就像你們那今天看見的,我們村裡現在上下都很忙,等忙到過年就可以喘口氣了。”
伍瑛娘吃完飯,和郝仁一起收拾碗筷。
收拾完後,夫婦倆還要出門忙。
外面天色都已經黑了,但山頂到山腳,處處房屋內都亮著燈火,大家都沒歇著。
薛澈:“那我和知知能幫忙做什麼麼?”
蘇知知:“我和阿澈還不會織布,不過我們可以幫忙送飯。”
伍瑛娘蹲下身來:“你們倆不是答應了要幫夥房抓魚麼?今晚好好睡覺,明天去抓魚,過年的時候大家就可以吃上燻魚了。”
蘇知知眼中竄出火苗般的鬥志,握緊小拳頭:
“好!”
是時候抓個大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