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姝:……
薛玉琢腦袋磕了個包,但不妨礙他每日練劍。
裴姝常常能聽見隔壁傳來隱隱的劍擊聲。
薛玉琢在練劍的時候,裴姝手中也拿著劍。
十四歲的裴姝身姿靈動,稚氣褪去,整個人如出水芙蓉一般。
一牆之隔,一個人練劍,一個人舞劍。
裴姝小時候身子嬌弱,三天兩頭地就生病,平日又不喜歡出屋子。
裴夫人為了讓女兒多出屋子活動身體,就請了舞劍師父來教習。
不求讓女兒一舞動京城,只想讓她每日能多走走跳跳,曬曬太陽。
裴姝原本對舞劍也不甚上心,但是自從看見薛玉琢練劍的樣子後,大受激勵,也想練出那般追風驚雲的氣勢來。
想法是很好,可做起來太難了。
她每日都在院中練習,花了好多功夫。
薛玉琢練完劍後,就翻上牆看裴姝練舞,順便指點她:
“你身子歪了,不對,下盤不穩……”
“手手手!手沒伸直……”
“脖子太僵了,回頭你肯定要脖子疼的……”
裴姝聽得有點氣餒,舞劍比看書寫字難太多了。
“薛玉琢,我何時能練得像你那麼厲害?”
薛玉琢只問她:“我三歲便開始扎馬步,五歲提劍,練了十年有餘,你打算練幾年?”
裴姝握著劍:“不知道。”
薛玉琢忽然彎起眼角:“那你乞巧時問問織娘,求她保佑你練得快些。”
七月七,乞巧節。
大瑜有風俗,閨中女子在乞巧節拜神仙織娘,一求心靈手巧,二求如意郎君。
裴姝聽到乞巧節,鴉羽般的眼睫顫了一下,帶著幾分嬌蠻的語氣警告薛玉琢:
“我乞巧那日,你不許趴牆看。”
“為什麼?”
“不為什麼。”
乞巧節那日,裴家坐在一起用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