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全村一起吃飯的時候,他們把這個訊息告訴了村民們。
村民們第二日四散開來又告訴了長工們和開店的店家。
大家聽說要設鄉也都很高興,這意味他們來這裡來對了,這是越來越好的勢頭。
而且他們就希望良民村的人當鄉長,他們才信得過。
至於叫什麼名字,一度出現了幾種聲音。
有的說叫良民鄉,有的說叫黑山鄉,有的說黑匪鄉,有的說布墨鄉……
最後,黑山鄉以壓倒性的優勢被定下來。
很多人剛開始來的時候就是對黑山墨和黑山布慕名而來,現在日日在作坊勞作,領著不菲的工錢,他們對“黑山”二字甚是信賴。
黑山墨、黑山布、黑山酒樓都是他們的驕傲,以後他們走出去,就說自己是白雲縣黑山鄉的人。
正月過完後,山腳下小路的路口多了一塊大石碑。
石碑和成人一般高,刻上了“黑山鄉”三個大字。
字型被紅漆描過一遍,紅亮亮的,很顯眼。
蘇知知在石碑旁邊埋了花種子,等明年石碑邊就會開出一片花來。
郝仁從郝村長變成了郝鄉長。
還是很忙。
他從西北迴來之後,常常去村裡的打鐵坊坐一坐。
村裡有更多的人去開採鐵礦了,打鐵坊幾乎每日都會產出新的物件。
之前村中決定過要給每位村民打造武器,現在終於陸陸續續打好了。
大小樣式都是根據每位村民的情況定製的,每個人拿到自己的武器都覺得很趁手。
至於那些不會使刀槍劍鏢的人,比如郝仁,則分得了一個彈弓,好歹也能頂點用。
秦嘯和魏大栓回來之後,琢磨起操練隊伍的事情。
他們和白洵商量著:
“以前村裡的護衛隊只要巡邏村子,維護村裡治安,現在黑山鄉人多了,只靠原來一支護衛隊肯定不夠。”
“現在我們村有了兵器、也有了武功底子,不如讓更多的人參與到訓練中,把眾人分成數支小隊,輪流訓練?”
白洵也道:
“不僅我們良民村,其他雜姓村的人手也可以利用起來,最好每個村都訓練一批人,這樣的話,就算出了什麼急事,支援人手沒到時,他們自己也能應付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