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進來。”
使臣烏納是個不到三十歲的男子,膚色深黑,個子也不高,但身板健壯結實。
“大瑜陛下,請交還我們靡婆國的罪人阿呂應,我們國王說了,阿呂應帶進大瑜的東西,我們可以不追回,只要阿呂應這個人。”
烏納面色鄭重,口中不標準的中原話說急了一些,聽著語調滑稽。
靡婆國是大瑜西南的鄰國,常常發生內戰。
數月前,靡婆國再次發生內亂,大臣阿呂應造反殺了國王,而後造反失敗,新國王阿那羅追殺叛賊阿呂應,發誓要為父報仇。阿呂應戰敗,逃到大瑜尋求庇護。
阿呂應嚮慕容宇貢上了他從靡婆國帶來的珍寶還有一份藏寶圖,表示願意永遠服從大瑜。
阿呂應還說,以後若機會,希望大瑜能借兵給他,他回去成為靡婆國的國王后,會帶著整個國家歸順大瑜。
慕容宇收下了珍寶和藏寶圖,收留了阿呂應,沒提借兵的事情,把人軟禁在了京城中。
靡婆國得知阿呂應得到了大瑜的庇護,派使臣前來交涉。
希望大瑜能交出阿呂應和藏寶圖,而那些珍寶,他們可以留給大瑜。
慕容宇就此事已經和幾個近臣商議過了。
靡婆國的寶物必須要留下,而且最好趁此機會兵不血刃地要求靡婆國成為大瑜的附屬國。
靡婆國長年戰亂,國力不足,就算他們不答應,他們也無法對大瑜如何。
“朕不是說過了?把人交給你們可以,藏寶圖也可以給你們,但靡婆國需臣服大瑜,每年進貢,藏寶圖上的寶藏上交一半給大瑜。”
“靡婆國相比於大瑜,不過彈丸之地,歸順大瑜後,大瑜會保你們平安,這是你們的福氣。”
使臣烏納神情焦灼,臉上膚色看著更深了:
“大瑜陛下!我們不如大瑜富庶,人們都沒有填飽肚子的米飯,怎麼有財力進貢?阿呂應已經盜空了我們國庫的珍寶,大瑜已經得到了它們。藏寶圖上的寶物,是我們先祖積攢下來的,是我們最後的寶物,我們……”
“我們不求大瑜的保護,我們還可以保證不侵擾大瑜西南。”
“侵擾大瑜?”
慕容宇像是聽了個笑話。
“我大瑜豈會怕區區蠻夷之國?靡婆膽敢侵擾大瑜疆界半分,大瑜隨便一支戍邊軍就能滅了爾等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