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2章 武學館 (2 / 3)

“好多人啊,他們在看什麼?”蘇知知看見一處佈告邊擠滿了人。

蘇知知出門看見熱鬧,肯定要去湊一湊的。

倪天機提著菜在旁邊等,秋錦玉和蘇知知擠進人群,擠到了最前面。

牆上有一張很大的佈告,顯然是剛貼沒多久,連漿糊都沒有乾透。

秋錦玉和蘇知知細看,上頭清清楚楚寫著:

【招生布告

長安武學館,廣納良材。凡布衣子弟,志在修身齊家、強筋壯骨者,皆可入我門牆,習文武之道,成棟樑之材。

不論市井走卒、耕讀之家,凡懷赤誠之心、無作奸犯科者,皆可憑身入試。

年歲之限:十至十八。

二月初一至十五,於長安武學館正廳設擂,凡得中者,可免去三年束脩。

長安武學館

昭慶十年 孟春】

周圍人議論紛紛:

“長安武學館不是向來只選十五歲以上的人才麼?”

“今年改了,從小抓起。”

“那也是要入選才行,三年招一次,門檻又高,有幾個能選上?”

“皮厚的可以去試試,就當去挨頓打……”

蘇知知的目光在佈告上來來回回地掃了兩遍,眼中迸發光芒。

她胸口的一顆心砰砰直跳,指著這個佈告:

“我不去那個什麼鹿書院了,我要去武學館。”

一行三人帶著羊肉酒菜和長安武學招生的訊息回府了。

大家今日各自在忙黑山產業在京中佈線的事,等到吃飯的時候才聚在一起。

蘇知知說了今天在街上看見武學館招生布告的事情。

伍瑛娘意外:“武學館招你這個年紀的?”

在場的眾人其實多少都聽過長安武學館。

大瑜長安的官辦學堂,文有國子監,武有武學館。

大瑜開國皇帝於馬背上得天下,重視文教和武教,但後世逐漸重文輕武,從武者遠少於文人。

國子監的學生人數眾多,且按照家世和學習內容分設國子學、太學、四門學等六個學府,學子人數總共多至兩千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