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賞賜土地,用其他的賞賜來代替...多封士,些許大夫,少封侯。”
“哦...這樣就能解決問題?”
“也不能,軍功制利於征戰,一旦將士們作戰得不到像樣的賞賜,那軍功制就會反噬其主,想要完全解決這個問題,就得廢除軍功制,大漢有常備軍,大唐可以停止徵召百姓,設立常備之軍,脫離農桑,不再以耕戰為國本....百姓們可以操練,卻不能作戰。”
“軍功制只用於常備軍,用隸臣,錢財,糧食來進行賞賜...”
賈誼抬起頭來,說的頭頭是道。
他從軍隊談到了國內的官吏問題。
“當初的秦國,以有功的將士按著相應的爵位來擔任郡縣官吏,若是設立常備軍,那官吏與爵位就要分開...就要想個其他的吏選辦法...”
“秦國對底層的官吏,如亭長之類,是透過考核來選用的...或許這一點能利用起來...”
賈誼皺著眉頭,對著劉長不斷的說著自己心裡的想法。
劉長聽的目瞪口呆,看向賈誼的眼神也愈發的不對勁。
他總算是明白張蒼為什麼沒有理會這傢伙了,他提出的政策,那是要將唐國所有的制度都重新的塑造一番,而如今的唐國還擔任著防備匈奴的使命,若是冒然施行他所說的這些政策,短時間政務混亂,匈奴可就有了可趁之機。
可是,這傢伙也的確是個人才啊!
他才多大啊,就能想到真麼多,若是能到師父那個年紀,那還了得??
在歷史上,這位二十多歲,見到了漢文帝,漢文帝跟他一番交談,心裡無比的震驚,覺得這是上天給自己送人才來了,很快,賈誼就成為了文帝的心腹,二十多歲,差點就擔任公卿,跟灌嬰周勃他們並列。
只是,年少得志,也未必就是福分,這位就是頭鐵,灌嬰等人提出什麼政策,他也敢去辱罵反對,不把這些元勳們放在眼裡。文帝主意到這種情況,將他外放到長沙國,到最後,他也沒能再次進入廟堂,鬱鬱而終,享年三十三歲,也算是英年早逝。
他以眼光而才學而著稱,才學不必多提,那他的眼光有多厲害呢?
梁懷王墜馬而死,他無子,按例他的封國就要撤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賈誼建議為梁王立繼承人,或者讓代王劉參遷到梁國來,擴大梁國和淮陽國的封地,使前者的封地北到黃河,後者南到長江,從而連成一片。
文帝聽了賈誼的建議,遷淮陽王劉武為梁王,另遷城陽王劉喜為淮南王,在後來吳楚七國之亂中梁王劉武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賈誼自然是不知道已被惡人盯上,還在滔滔不絕的說著自己的想法。
“仲...猶子啊!!”
劉長忽然伸出手來,緊緊握著賈誼的手。
賈誼被嚇了一跳,看著面前激動異常的劉長,“大王?”
“你說的太對了啊!寡人早就覺得應該改變唐國的現狀,奈何,寡人智短,不能想到這樣的政策,沒有想到,今日居然遇到了知己啊!”
“大王...我無意前往藩國。”
賈誼的意思很明確,勞資是要當大漢國相的,不是很看得起藩國的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