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
劉長坐在上位,那位叫王生的商賈看向他的眼神儼然不對了,冒著精光,幾乎就是將他當作自己的阿父來服侍。高皇帝對商賈的限制實在是太大,從衣食住行各方面都進行了嚴厲的控制,而劉長覺得,這些限制都沒什麼用處。
不許穿錦繡,他們在家裡難道不能偷偷穿?不許上車騎馬就更是離譜,你要他們如何去做生意呢?徒步嗎?
劉長不會改變重農的國策,卻也不想用這種手段來抑商,這樣的手段對大漢沒有太大的用處,純粹的為了抑商而抑商,而最好的抑商辦法,其實就是重稅,如今的農稅那是相當的輕,如果能透過商稅來補貼國庫,改善民生,同時抑制太多商賈的出現,這不比阿父那禁令好上幾十倍?
劉長對此有些得意,還是我看的透徹啊!
王生可是開心壞了,在秦國之後,商賈們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慘,秦國就不待見商賈,每次大戰或者徭役,優先將機會讓給這些商賈們,並且親自為他們設立了條條框框,比農夫的限制還要多...到了高皇帝時期,這種限制乾脆達到了頂峰。
他們無論多有錢,都無法公開享受,商賈跟豪族是不同的,商賈不可能像豪族那樣兼併土地,因為漢朝的商籍是不許你務農的,秦國對各行各業做出了嚴格的標準,你是個農民,就安心務農,要是你敢經商,那就是大罪。
你是個匠人,那就安心搞技術,你要是敢去務農,那就讓你嘗一下秦律的拳頭。
大漢還好一些,雖然也繼承了秦的戶籍制度,可轉籍比起秦國時還是要輕鬆很多,不過,是允許轉籍,不是說你就可以一邊經商,一邊務農。能跳出這種限制的,就只有那些功勳豪族了,他們可以擁有大量的土地,也可以安排人從事鹽鐵這樣的行業,可謂是多處開花。
因此,若是擔心百姓們都去經商,不耕作了...那很簡單,提高轉商籍的標準就好了。
高皇帝就是這麼做的,想轉農籍很簡單,可是想從農籍轉商,或者匠,嗯...那迎接你的大概就是梁國的辦事效率了,等張蒼和趙佗老死了,證差不多就辦下來了。
商賈在公開場合甚至不能穿農夫所能穿的衣裳,便是私藏,也是重罪...若是劉敬想要對付商賈,派人去他們家裡搜就好,不需要搜出甲冑來,就是搜出些繡衣來,就夠他們吃一壺的。
這樣的限制雖然避免了商賈數量增多,可同時也限制了經濟的發展,當然,高皇帝那個十室九空的時代,似乎也不需要考慮經濟問題,得先讓人吃飽飯啊!再不讓他們吃飽那狐狸就該叫了。
明明有著一屋子的錢,卻不能穿好衣,吃好飯,住好房,坐好車,心驚膽戰的關上門,在院落內偷偷的享受,這就是當代商賈的寫照。因此,在王生聽聞大王有意取締這些對商賈的禁令之後,他整個人都沸騰了起來。
“大王,我已經令人準備...聽聞河西有戰事,我有些家資,願獻給大王,作為軍費使用!”
“我家在關內有近千隻羊,大王可以用來犒勞大軍!”
王生激動的說著,手都在發顫。
劉長咧嘴笑著,又裝作不悅的樣子,說道:“什麼話啊!寡人豈能貪圖你的家產?寡人開禁令,是因為憐憫你們,難道就是為了讓你們將家產拿來都送給寡人嗎?”
商賈最大的特點可能就是比較機靈,王生一下子就聽懂了大王的話:這不夠!
“大王!我家中還有不少的粟,我願意都獻給大王來討伐匈奴!”
“哈哈哈,商賈之中,竟也有你這樣忠君之人,寡人甚是欣慰啊..”
劉長拍著他的肩膀,又讓他坐在一旁。
“寡人準備在這裡休息幾天,你就忙自己的吧!”
此刻,在王生的眼裡,大王哪裡還有原先那凶神惡煞的樣子,那模樣彷彿聖人,渾身帶著光芒,慈祥而溫暖,王生激動的再三大拜,當劉長打著飽嗝走出了府邸的時候,呂祿無奈的長嘆了一聲。
“大王啊...您為了一點羊和粟...就要放棄國本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