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顯然不知道,某位不願意透露名字的厲王,沒錯,也是厲王,二代厲王,親生的,他作《淮南子》就不必多說,很多人都知道,又著詩歌《淮南王賦》82篇,《群臣賦》44篇,《淮南歌詩》4篇,《淮南雜星子》19卷,《淮南萬畢術》1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的著作內容涉及政治學,哲學,倫理學,史學,文學,經濟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農業水利,醫學養生等領域,完全不像一代厲王那麼不學無術。
這兩代淮南王真的是令人驚歎,第一個厲王點滿了武力值,史記上只有兩個人得到力能舉鼎的評價,一個楚王,一個厲王。
第二個歷王點滿了學問,從哲學到史學,再到什麼經濟文學....說起來大家可能不信,那本《淮南萬畢術》,甚至還是一本科學著作。
這父子倆什麼都好,就是愛造反,造反的基因根深蒂固,劉長的子孫們不是在造反就是在造反的路上,無論他們武藝出眾,還是博學廣聞,又或者平庸無能,都一定是要造反的!
這麼說吧,劉長的曾孫都因為謀反被處死了。
後來的隋唐望族裡的高平劉,就是出自劉長這一脈,高平劉傳承至今,可謂是代代忠良。
劉長並不知後來事,此刻也只是因為劉安的表現而覺得驚訝。
他語重心長的說道:“安啊,你是朕的繼承人,可以痴迷於匠術,可是不能荒蕪了政務,大漢可經不起再一次的爭奪了,你明白朕的意思吧?”
劉安咧嘴傻笑,“阿父你放心吧,朕...我明白的。”
看到同樣具備反賊氣質的兒子,劉長再次欣慰的點著頭。
“對了...燕王的太子要來了...燕王與朕向來親近...他又最是喜歡這個長子,你要好好對待他,燕國那可是大漢東北之門戶,以後是大有作為的,不能欺負人家,知道了嗎?”
劉長提醒道。
“阿父,我明白的...仲父這些年裡,多次贈送禮物給我,我也不能虧待了他的兒子...等他來的時候,我準備帶著啟,祥,還有楚太子一同去迎接...對了,阿父,是不是讓梁,趙,吳,膠東,齊,城陽等都將太子派來,大家一同在太學讀書....”
劉長眯了眯雙眼,“你想要讓他們派質子?”
“不,阿父,算不上是質子。”
劉安很是平靜的說道:“阿父跟各地的諸侯王們一同長大,因此感情深厚,也能信任他們,可是如今呢,我們在大漢各地長大,彼此沒有什麼交情,等到我們開始執掌大權的時候,還能像如今這樣和睦相處嗎?只怕會釀出慘劇來...兄弟鬩牆。”
“故而,我覺得,若是每一代的諸侯王太子都能在長安長大,陪同君王,互相聯絡感情,也加深了對大漢的認同感,我們可以找最好的老師來教導他們,讓他們知道忠良的道理....”
“這是你師父教你的?”
劉長眯著雙眼問道。
劉安一愣,搖了搖頭,“都是我自己想到的。”
“哈哈哈,你休想瞞我,朕玩這一套的時候,你還在你阿母的肚子裡呢!說實話!這是誰的想法?”
劉安很是鬱悶,“這確實是兒臣自己的想法...”
“我不說出去...你說實話。”
“就是我自己想的....”
劉長大笑了起來,甚至還朝著劉安擠眉弄眼,“不錯,不愧是朕的兒子,死不認賬!這就對了!記住,這就是你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