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誰最先提議的?”
劉長無奈,叫來呂祿,低聲吩咐了幾句。
劉恆就在厚德殿內吃著茶,耐心的等了起來,等了許久,終於等到了來人,一個老者在幾個太醫令的簇擁下,一臉無奈的走進了殿內,這人正是陳平,陳平走進殿內,目光就落在了劉恆的身上,兩人對視了一眼,又迅速移開了目光,劉恆頓時醒悟了,原來是你啊,難怪呢。
看到陳平到來,劉長趕忙讓他坐下來,又詢問起了他的身體情況。
“多謝陛下的關懷,臣無礙。”
兩人寒暄了片刻,劉長方才想起了什麼,又令人去將劉敬給叫過來。
當這幾個人坐在一起的時候,整個大漢的豪族都應當顫抖了。
劉長將劉恆方才的提議又說了一遍,並且將“自己的想法”也說了出來,面對這種當面抄想法的行為,陳平並沒有表示任何的不滿,其實,劉長這樣搶功,在很多時候,反而是保護了大臣,有的提議,劉長可以想到,別人若是想出來,那就要壞事了,當然,陳平其實也不在意這個,反正他想到什麼也不會有人想不開跟他動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面對劉長的這個提議,劉敬大概是最驚喜的。
這位仁兄,一旦發現有機會對豪族動手,整個人都會變得激動起來,先前,他就是全力讓“百姓們”自願遷徙,自願著遷徙了大概七萬多戶,劉長生怕他做出什麼舉動來,還曾特意派人去問了,都是自願的,絕對沒有一個是受到強迫的。
“陛下,此事可矣!”
“當初大漢初立,百姓食不果腹,只能賣身為隸臣,以求活命,只是一旦賣身,終身為奴,世代為奴,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他們不能上訴,每日為主家做事,也不過是能得到很少的糧食,別說吃飽,有的地方,為了防止隸臣逃走,每隔兩天才給他們吃一次飯...地方上,豪族之耕地連綿不絕,家僮隸臣以千計....”
“陛下如今要設立隸籍,這也是有跡可循的,不過,就怕那些豪族不願,故意驅趕隸臣,用他們的命來逼迫廟堂!”
“以臣看來,最好還是讓臣來負責這件事,臣會讓他們都配合陛下的政策...”
劉敬的事情告訴我們,人要懂得收斂,不能對一個戍卒欺人太甚,否則,等這個戍卒做了九卿,那是要大黴的!!
當初那個強徵劉敬為戍卒,送去隴西的齊國大族此刻大概是腸子都悔青了。
劉敬被送往隴西的道路上,正好遇到了一個同鄉的將軍,他請求這位將軍告知一聲劉邦,說自己有要事跟皇帝面談,隨即勸說劉邦,要求定都在關內,不要定都在洛陽,提出了掐住天下的咽喉來打擊他的後背的安國戰略,在隨後,張良又提出了跟他一樣的建議,於是乎,劉邦即刻聽從了吩咐,並且賜姓劉,將劉敬留在了身邊。
再往後,劉邦要出兵打匈奴,特意派使臣去檢視,冒頓下令將強壯能戰計程車兵和肥壯的牛馬都藏了起來,只顯露出年老弱小計程車兵和瘦弱的牲畜示弱,使臣們回來後都覺得可以出戰了。
唯獨劉敬看過後對高皇帝說;“兩國對峙,一般都是透過武力來威懾對方,如今冒頓主動示弱,肯定是有意引誘我們出擊,若是去了要中埋伏。”
高皇帝大怒,罵道:“齊國老孬種!”
然後劉敬就被下獄了,高皇帝就出徵了,後來的事情就不必多說了,好在高皇帝並非是袁紹,他戰敗而歸,火速釋放了劉敬,封為侯,再三道歉。
事實證明,劉恆,陳平,劉敬三人坐在一起,劉長就只有喊“對對對”的份了。
三人分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針對原先陳平,哦,是劉長的簡陋的提議,做出了諸多的更改,先赦免四十五歲以上的官奴為庶民,然後再逐步透過新律,規定出新的籍,然後就是想辦法為那些主動脫離或者改籍的人提供生活保障,當然,還有針對不聽話的豪族該怎麼辦的律法。
三人一致認為,這件事,是要從上往下,先從皇帝這裡開始,才能讓其餘人信服,至於官吏這邊,問題倒是不大,一切都可以按著爵位來做出合理的規定,爵位不就是用來幹這個的嗎?
劉長激動的點著頭,若是以四哥為右相,以陳平為左相,以劉敬為御史,以師父為太尉,這三公的實力大概是要爆表的。
《天阿降臨》
劉長還真的就有留下四哥的想法,只是,南邊同樣缺少一個精明強幹的諸侯王,趙佗那個老頭可不好對付啊,就如意這樣的,能被活活玩死,何況,南方有四國呢,往後還準備繼續南下,四哥坐鎮在南部絕對是更加合適的。
至於陳平,還是養好身體,大漢是不能缺少了陳平的,若是沒有陳平,以後的黑鍋該讓誰來背呢?
在商談了半個多時辰之後,劉長方才讓他們回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