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當甲士的刀真的對準了自己的頭顱的時候,他又怕了,哭著求饒。
若是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自己說什麼都不會前來長安,這裡簡直就不是人應該待得的地方,官吏兇狠,紈絝暴虐,百姓苦不堪言,遭受著如此折磨,他再次回去搬泥土,看到了遠處的那一行人馬,他也只是低著頭,不敢打量。
如今,他也沒有了其他什麼想法,活下來,返回楚國,然後這輩子都再也不出王宮....
劉安還在跟賈誼辯論著興商的事情,劉安倒不是看不起商賈,劉安只是認為,目前耕戰的體系是不能被打破的,商業的發展必定跟農業會產生衝突,乃至對立,商賈的崛起會壓榨農民,會造成一定的混亂,並且在以後成為尾大不去的大問題。
賈誼也不生氣,引經據典的說著自己的想法。
兩人都同樣的淵博,好學,可是在知識的積累上,以及操辦實事的經驗上,劉安都還不是賈誼的對手,賈誼說的頭頭是道,從各方面談論,劉安幾次都無法反駁,可他心裡也不生氣,只是對賈誼格外的讚歎,他還是頭一次見到學識如此淵博的人,這人不但懂儒家,連法家,黃老,墨家,農家,他都懂,才學高的不像話。
這就是荀子徒孫真正的樣子吧!
尤其是賈誼這個年紀,放在諸多大家裡,都算是最年輕的,可是說學問,劉安覺得,他的學問可能已經超過了太學裡的那些老人們,甚至浮丘伯都未必是這個後生的對手。
這就有些嚇人了,問題還不只是才學,在治政能力上,這位也有很深的理解,哪怕現在就把他丟在大漢國相的位置上,他也未必會慌,或許真的能接手老師張蒼,繼續推行他的諸多政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恨啊,為什麼這樣的賢人,居然是阿父的舍人啊!!天下賢才都已入阿父之手!
就在劉安咬牙切齒的表達自己強烈不滿的時候,賈誼心裡也是非常的驚訝。
這位太子,還不到十六歲,居然能有這麼多的想法,對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理解,能跟自己平等交流,自己在他這個年紀,連書都沒有讀完吧,我家大王怎麼會有這樣的兒子呢??自家大王的水平,賈誼是非常瞭解的,他們這一家血脈裡有才學這個東西嗎?還如此之高??
太子的天資,賈誼簡直是聞所未聞,他覺得,面前這位太子若是繼續治理經典,不出二十年,黃老就要出一尊新聖了。
兩人辯論的倒是不亦樂乎,劉尋還是很高興的。
跟如意不同,劉尋是那種真正意義上的好孩子,真誠,善良,正直,好學,倒是跟劉盈頗為相似,賈誼和劉安說的很多東西,他都聽不懂,可他還是聽的津津有味,甚至還提筆記錄下來,他覺得這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
最為枯燥的只有賈誼的兒子賈璠,賈璠是個不太喜歡學習的,比起讀書,他更喜歡音樂和華服,對阿父和太子所談論的東西,他是一點都不感興趣,此刻就坐在阿母的身邊,一臉無奈的等著這枯燥的路程能早點結束。
在兩人的辯論之中,長安也是越來越近。
剛剛看到了長安的輪廓,劉安就注意到了遠處的那行人馬,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騎士們上前探查,很快就回來了。
“是魯元長公主的車。”
劉安和賈誼急忙下了車,全體人員步行前進,表示對長輩的尊重,可劉樂顯然不這麼想,在看到他們之後,劉樂的馬車便迅速行駛而來,停到他們面前,劉樂急忙下了車。
“拜見姑母!”
“拜見姑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