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老人急忙起身,拜道:“請您不要跟孩子生氣,請您恕罪....”
那儒生抿了抿嘴,冷哼著繼續躺下。
少年卻笑了起來,“我還以為長安的賢人會很多呢,原來跟梁國的差不多啊!”
老人面容苦澀,他心裡更加擔心,自己這位少家主,自幼愛讀書,博覽群書,讀的書都不知有多少,什麼書都會讀,家主非常開心,以為家裡要出一個名臣,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將他送到了鄒縣的田先生那裡學習《韓非子》和雜家的學說,他學的很快,只是年齡稍微大了點,他就變得有些張狂,整日找人來辯論,常常得罪別人。
家主坐不住了,便想將他送到長安讀書。
可這還沒進長安,就已經這樣了,那以後可還了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人的眼裡滿是擔憂。
少年人卻很開心,左右張望了許久,又拿出了書籍,看了起來,車隊正在緩緩的前進著,也不知等了多久,車終於是來到了長安門口,守護這裡的甲士跟他們要了證件,詢問他們前來的目的。
“求學。”
甲士抿了抿嘴,低聲罵了幾句。
老人聽的清楚,他是在罵關東人。
老人已經習慣了,過了函谷關,一路上都是這樣的謾罵,在這個時期,關西老爺們是看不起關東土包子的,關西的爺就是爺!窮關東的來關西要飯是吧?!
哪怕是封地上,也存在著歧視,關西的侯就是比關東的侯要高貴。
在武帝時,有位樓船將軍叫楊僕,這位家是宜陽人,他很想成為關西人,幾次上奏想要改自己的封地,可這不是輕易可以辦到的,為了能成為關西人,這位楊老爺想出了一個妙計,既然我沒辦法搬到函谷關以西,那我把函谷關搬到我的東邊不就好了?
於是乎,他上書漢武帝,希望能將函谷關修建到自己的東邊,還表示自己會掏錢,不必廟堂出一分錢,武帝一想,自己不需要花錢,那感情好啊,你去修吧,於是乎,這位梁侯楊僕帶領他的部下及門人,耗費了自己的家產,將函谷關東移至三百里外的今新安縣境,稱其為新關....然後他就變成了關西人。
為了對抗這不公平的地域歧視,這位楊老爺也是拼了老命了,楊老爺也是給當時的天下人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搬家構想,若是武帝沒有阻止,這函谷關怕是要一路被修到膠東國去....
有趣的是,到了東漢,這情況又反了過來,關東的老爺們開始看不上關西人,稱他們為關西蠻子,一天到晚打打殺殺的,沒有禮數,函谷關又開始往西邊跑了。
甲士並沒有盤查太久,就讓他們進去了。
進了長安,少年人頓時被驚呆了,他看著這繁榮的都城,熙熙攘攘的行人,歡呼雀躍,甚至跑下了馬車,在長安之中轉悠了起來,對比梁國,長安的人看起來很忙碌,急匆匆的,沒有梁國的那種寂靜,道路都是叫賣聲,異常的熱鬧。
少年哪裡見過這樣的場景,好奇的在長安裡走動。
老人也拗不過他,只好跟著他一起走。
長安裡的人各種各樣,各種見都不曾見過的東西,處處高樓,看的人眼花繚亂。
“大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