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來自大漢皇帝的溫柔
阿耆尼密多羅此刻茫然的站在長安之外,他在此刻彷彿是見證了神靈所居住的聖地,眼眸裡滿是茫然,在這一刻,這位孔雀國的王子似乎再一次看到了當初那繁榮的華氏城。
身毒人一直都將華氏城稱為聖城,這座象徵著孔雀王朝的城池,長約15公里,寬約2.8公里,城周圍環有寬闊壕溝,護城牆有570座城樓和64座城門,最繁榮時期有城內有十七萬百姓。
可都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如今的華氏城,再也不復從前的輝煌,城外部分還以為匈奴人和大夏人所帶來的威脅,因此縮水了不少,城內更是蕭條,一個剛剛誕生的帝國,王城卻是死氣沉沉的模樣。
長安就不同了,尤其是經過了劉長的擴設之後,這座城池一躍成為了大漢最為龐大的城池,都險些要擴到渭水碼頭那邊去了,將周圍的幾個縣都聯絡了起來,簡直就是一個龐然大物,內外三城,這不是華氏城所能比的。
阿耆並非是獨自前來,他還帶來了很多的學者,這些學者,都是披著長袍,光著腳,披頭散髮,額頭抹著顏料,手持木杖,神神叨叨的樣子,說是學者,其實都是些婆羅門教的僧侶。
耳熟能詳的種姓制度,就是這個宗教的核心,他們是純粹的血統論者,反對通婚,保持自己的權威,並且奉行祭祀萬能的原則,他們的祭祀儀式多而繁瑣,在他們面前,楚國那些能驅鬼的方士都算是節儉的,他們贊同職業世襲,反對任何階級的突破行為,像秦國那樣透過戰爭來獲得階級突破是壓根不可能發生的。
在阿育王時代,他們遭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孔雀王朝推崇佛教,跟神靈極多的婆羅門教不同,當時的佛教是沒有神靈的,他們甚至是無神論者,他們反對種姓制度,認為人人平等...事事都跟婆羅門教反著來,頗有點墨家反對儒家的意思,只是,佛教的僧侶在孔雀王朝末期也開始腐化。
修建寺廟,佔據土地,插手廟堂之事,打壓將軍,然後,弒君者就出現了,婆羅門教再一次被推了上去,做上了主位。
而如今,跟著阿耆前來的,就是婆羅門教和佛教的僧侶。
弒君者在剛剛上位時濫殺僧侶,對他們進行全方面的驅逐,到了晚年,大概是婆羅門教愈發強勢的緣故,他又邀請了佛教的僧侶,讓雙方能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水平,用以牽扯,佛教自然是開心的,雖然弒君者作惡多端,可如今放下屠刀了呀!
在太子準備前來長安的時候,這些僧侶們也在積極謀求與太子一同前來的位置。
一方面,他們是要給太子教學獻策,跟黃老和儒家搶奪劉安一樣,他們也想要得到太子的信任,從而確定以後的地位問題,還有就是他們想來看看大漢這邊,有沒有將教義傳播進來的可能,或者有沒有相似的地方,可以作為自己的助力。
此刻,婆羅門教的那些人,已經開始對著聖城叩拜了。
阿耆其實挺煩這些人的,因為這些人什麼都拜,但凡是與眾不同的東西,他們都要稱為神蹟,哪怕是遇到了那種特別大的樹,他們也會來叩拜,他們推崇萬物有靈,至於佛教的僧侶,就要平靜很多,只是好奇的打量著周圍,沒有輕易開口。
這些僧侶的行為,自然是引起了沿路人的圍觀,長安人這些年見過很多外來的,卻很少見過如此模樣的,看到他們周圍有甲士,行為又如此奇怪,長安的吃瓜群眾頓時圍了上來,也不怕那些甲士。
“這是俘虜?身毒的?”
“不是俘虜吧,若是俘虜應該是被綁起來,是來朝貢的吧?”
“這些人還挺講禮的,頭次見到外邦人叩拜長安城的...他們對大漢是真的很尊崇啊!”
幾個百姓聊著天,阿耆黑著臉,叫道:“快起來走,這一路走來,到處被人圍觀,走到哪裡拜到哪裡,你們就一點也不覺得丟人嗎?!”
“太子啊,這是神蹟!是神蹟!人力是造不出這樣的城池的!”
“你們這些人...我可是聽說了,大漢的皇帝是不喜歡你們這類人的,若是在他面前也這樣,不用他動手,我就殺了伱們!”
阿耆憤怒的說著,在甲士的簇擁下走進了城內。
這座熱鬧非凡的城市,給與他的衝擊很大,華氏城最繁榮的時候,大概也比不上這裡吧,不虧是傳聞中的帝國啊。他們剛到這裡,還是無法見到皇帝的,前來交接的大臣是典客的官員,雖然典客已經被派到了身毒,可他的屬官們還在,如今典客的別火令丞就親自來迎接。
這位別火令丞也是老熟人,傅清,陽陵景侯傅寬之子。
這位在年幼時常常跟劉長開打,沒少捱揍,盧他之首個動手的目標就是他。
在年幼時,他為人頑劣,做錯了不少事,可是在長大成人,成為人父之後,他的性格早就跟過去不同了,他變得跟他阿父一樣,沉穩寬厚,便是再與當初那些欺辱他的群賢見面,也能笑著行禮拜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