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不仁之政
“諸位愛卿,如今晁錯提議削藩,逼迫甚緊,寡人束手無策,為之奈何啊?”
在大夏國駐皇宮城外第三家衛亭內,劉賜認真的詢問了自己麾下的文武大臣。
董仲舒沉默了片刻,隨即回答道:“大王...我們夏國大概是不會受到影響的。”
“這是為何啊?”
“晁錯要限制諸侯王的兵權,財權之類的,可這些我們都沒有....他想限制也限制不了啊。”
劉賜恍然大悟,頓時不再擔心。
“對啊,我麾下連個一個甲士都沒有,還怕他限制我的兵權不成?!董卿妙計啊!”
夏侯賜也急忙幫腔道:“董相英明!”
董仲舒有些無奈,他又開口說道:“大王完全不必理會削藩的事情,長安內的諸王裡,只有代王是有資格參與其中的...不過,大王倒是應該關心另外一件事。”
“哦?什麼事?”
“皇陵。”
“大王難道不知道?昨日的朝議,晁錯改了口風,沒有提及削藩的事情,反而是提議陛下翻修安陵,維護長陵,以及諸多宗室大王之陵....大王身為外王,何不參與進來呢?”
劉賜有些茫然的看著董仲舒,“修皇陵?我就不明白了,阿父不是一直都提倡節葬嗎?為什麼又對陵墓如此上心呢?安陵和長陵簡直就是天天都在翻修,不斷的擴設城池,長陵的人口都有幾十萬了吧,安陵更是過分,比河西國的王城還要繁華...看著壓根就不像是陵墓,阿父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
董仲舒笑了起來,“大王,這可是大漢第一策。”
“大王久居長安,不知其中原委...在地方上,不只是有農夫,商賈,匠人,士人,徹侯,還有一類人。”
“這類人稱為豪,他們沒有什麼官職,卻擁有大量的財富,他們欺凌底層的百姓,抗拒官員的治理,他們佔據著大量的土地,將百姓變成自己的佃戶,為非作歹,把持地方,一旦減少對他們的壓制,他們就會迅速架空官員,讓廟堂的命令達不到基層...因此,當初有大臣想出了辦法,就是透過讓他們守皇陵的方式,讓他們搬離地方,拿走他們的土地和家產,讓他們在陌生的地方成為農夫...失去所有的影響力。”
“陛下常年翻修皇陵,並非是為了自己,就是為了壓制這些豪強。”
劉賜恍然大悟,隨即又問道:“何以如此麻煩呢?為什麼不直接下令誅殺,將他們殺個乾淨?”
“大王啊,直接下令誅殺,那不符合律法,大漢以仁義來治國,自然不能做這樣的事情,而且啊,這些人是殺不乾淨的,在地方上的權勢可能超過您的想象...最初,地方上的豪族多是各國宗室,在秦國的時候,這些人糾結了各自的力量,隨即發動了叛變,如項羽這些人,就是六國之豪族,高皇帝取天下,就用了陵邑之策,將這些六國豪強叫來守皇陵...讓他們離開自己的故鄉,拿走了他們的土地,讓他們無法再作惡。”
“而如今的豪族,卻大多都跟開國大臣,以及如今各地的徹侯有著關係。”
“例如汝陰各地的豪強大族,大王或許不知,那裡的豪族,大多姓夏侯...他們可都是阿賜的親戚們呢,或許阿賜都不認識他們,可他們就是憑藉著汝陰侯的威望,四處積累財富,橫行霸道,成為了一方豪強,嗯,豪族稱不上,賜才是豪族,他們只是豪強...有的豪強甚至只是豪族家的家奴而已...先前邯鄲有一豪強,因為偷開礦的事情被斬首,而他竟然只是王恬啟從前的隨從...在告老還鄉後,就借用王公的名望,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最後都開始盯上了鐵礦...”
夏侯賜大驚,天天說誅豪族,到頭來,豪族居然是我自己??
看到夏侯賜驚懼的眼神,董仲舒笑著安慰道:“賜,你不必擔心,你是徹侯之家,名門豪族,不在遷徙名單之中...記得將來繼位後按時繳納酎金就好,說起來,其實這些年廟堂對君侯們的打擊也很嚴厲,陛下外出的這兩年,因為酎金失侯的就有三十餘人吧....不過對君侯就不能採取對豪強的做法了。”
董仲舒自嘲道:“說起來,我也是豪強之子了...有耕地,有錢財...不過我阿父為人寬厚,從不曾做出欺辱他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