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家父漢高祖> 第678章 不謀而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78章 不謀而合 (2 / 4)

劉賜笑著說道:“我不是來索要財物的,這次御史府內眾人謀害您,除卻首惡趙禹,其他人大概都是要判決流放等罪行吧?我想要他們,能否讓他們去夏國呢?我夏國貧苦....”

晁錯嚴肅的說道:“御史府內,唯獨趙禹一個罪犯,他要如何處置,是由廷尉來決定的,其餘眾人沒有犯罪,何以流放?”

劉賜大驚,“趙禹一個人就能在御史府裡做出這種大事嗎?御史府內的官員們,大多都是與他有勾結的,您難道還要護著他們不成?”

“並非是偏袒,既然沒有罪證能證明他們犯了錯,那他們就是沒有過錯的,難道要我因為他們可能涉及謀害我的罪名就要將他們流放嗎?廟堂內大事諸多,我還需要他們來出力,大王若是想挾恩要我將人送去夏國,那還是請回吧!”

劉賜再次看向了董仲舒,董仲舒只好開口道,“晁公啊,請您不要怪罪,夏國本就貧苦,卻又格外重要,您也知道,夏國包括了所有的草原,是要去統帥引弓之民的,奈何,過去從來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使得我們不知該如何行事,我們這次來,也不要別的東西了,只想要晁公為我們出一策,不知可否?”

晁錯這次沒有急著拒絕,雖然晁錯是個堅定的削藩主義者,但是他的主張是削弱諸侯國,不是要廢除諸侯國,諸侯國存在的意義,他還是很清楚的,皇帝陛下想要治理好塞外地區,打破中原與塞外的對立關係,將其變成自家的疆域,獲得長久的太平,晁錯也不曾反對,他沉默了片刻,隨即令人取來紙和筆,開始書寫了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劉賜等人驚愕的站在晁錯的身邊,看著他奮筆疾書。

劉賜拽了拽董仲舒的衣袖,“來的時候可不是這麼說的,寡人這些時日裡跑來跑去的,四處求人,就是為了讓他寫一篇文章嗎?這有什麼用處啊?”

董仲舒搖著頭,“大王不必急切,稍後就知道了。”

劉賜便沒有開口,認真的等了起來,這麼一等就是等了半個多時辰,晁錯在寫完之後又是進行修改,改來改去,等到劉賜的肚子都開始餓的咕咕亂叫的時候,他總算是寫完,將東西遞給了劉賜。

劉賜急忙接過觀看,“請治塞外書?”

“不錯,這就是我獻給大王的治策,塞外與中原截然不同,若是按著中原的辦法來治理塞外,定然不會有什麼好結果,傅清是個能臣,可沒有治理塞外的經驗,大王可以將這書送到他手裡,他自然就知道該如何辦事了。”

董仲舒也彈出腦袋來觀看。

晁錯輕聲說道:“要治理塞外,還是要效仿當初的冒頓啊,冒頓整合塞外,採取了分化的辦法,他將本身的勢力分成了三個部分,又給不同部族安排了不同的放牧區,不許他們外出,以此避免他們私自聯合,再委派大臣來監督他們的情況,採取通婚的方式來安撫為首者,將各部族的年輕後生聚集在身邊,學習學問,讓他們不知自己的部族而只知大夏...易其風俗,定下大禮,組織各部之商隊,積極與中原進行通商,大開門戶,讓中原的商賈前來,不求為大夏盈利,只求能打破隔閡,使其互通....”

“在各地遊牧必經之地修建城池,召集百姓在這裡耕作,推廣農業技術....從幾個重要的點來來逐步控制整個塞外地區....”

“儘快開始考核制度,透過軍功和考核來招納當地的賢才....”

晁錯一共列出了二十多條政策,大多是效仿當初的冒頓,也有一些是與大漢的制度相結合。

劉賜看的目瞪口呆,他抬起頭來,看了看面前的晁錯,忽然仰頭長嘆,一臉的懊惱與悔恨。

“大王?您這是怎麼了?”

“寡人是後悔為什麼要出手救下晁錯啊!!”

“若是他獲罪被流放到夏國,我還何必四處去求人呢??”

劉賜拿著那上書,開開心心的離開了晁錯的府邸。

張湯卻沒有一同離開,將他們送走之後,他回到書房內,繼續服侍晁錯。

晁錯此刻正在書寫著另外一篇關於處置豪強方面的策文,張湯看的很是仔細,都說晁錯有國相之才,不弱於張蒼,張湯是認可這番話的,晁錯的才能確實很高,天賦超然,寫文章是全國前三的文學家,出策略是全國前三的政略家,鑽研學問是全國前三的學問家....可惜,就是人太倔,不幹正事,對削藩的事情念念不忘,總是覺得諸侯國是大漢頭號威脅,不能不除。

按著晁錯的理論,能對大漢造成最大威脅的,就一定是內部的諸侯國,這只是時間問題,早晚都會發生。

晁錯匆匆完成了又一篇上書,放在了一旁,活動了一番筋骨,抬起頭來,正好與張湯對視。

“你在這裡做什麼?”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