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家父漢高祖> 第711章 安息王的回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11章 安息王的回信 (3 / 4)

“大漢現在的問題,是在於百姓沒有任何的財富。”

“設立啟蒙很好,非常好,這是教化天下的舉動,可是百姓沒錢啊,啟蒙又不是免費的,眾人要送孩子去進學,首先要有餘糧吧?一點糧食都沒有,全家人都得拼死拼活才能活著,如何能讓自己的孩子去上學?!”

“廣設醫館很好,但是同樣的道理,醫館治病,難道不收藥費嗎?百姓家裡沒有任何的錢財,醫館再多有什麼用?他們得能看得起病啊!”

“其他舉措也是同樣的道理,允許百姓開食肆,允許百姓四處走動,允許百姓做各種生意,允許百姓轉籍....所有的都是好事,但是如果百姓家裡沒有錢財,那作用都不會很大,要完成啟蒙,首先要讓孩子們脫離勞動,如今的大漢家庭,是不敢養賢人的,孩子稍微長大了,就要跟著一同耕作,否則就得捱餓,多了人丁,稅賦也提高了...”

“要讓醫館達成自己的效果,也得讓百姓有錢!”

“至於你們說的大工程,不是說不影響農桑就可以,大漢的根本在農,而務農的不是你們,也不是我,而是底層那些農夫,農夫們一年忙碌,連年的徭役,不影響農桑,卻很影響他們的休息...修養民生,減少徭役的次數,這是很有必要的,不能以不影響農桑為由而隨意開徭役...”

“免稅的關鍵,就是讓百姓富裕起來,百姓富裕起來,才能讓子女去啟蒙,去醫館,去考核,否則就像是堵住他人的嘴,在他面前擺放佳餚,讓他大口享用一般,會成為徒勞之功!”

劉恆的聲音很是響鈴,大聲的反駁著朝臣。

欒布點著頭,附和道:“御史說的對,陛下廣設書肆,設驛站,允許百姓四處前往,從事自己想要做的職業,可到如今,書肆裡能看到貧苦百姓嗎?能看到百姓們做些小買賣餬口的場景嗎?尋常百姓,省吃儉用,才能不被餓死,先讓他們擁有存糧,才能讓大漢的諸多政策發揮出來,啟蒙的孩童都會多起來...”

賈誼同時點著頭,“如今廣開商業,如果能讓百姓富裕起來,免他們幾年的稅,商業的發展將會更加迅速,所謂市場流通,大概就是如此...若是百姓沒有錢財,無法參與市場,那商業再發展,也超不出如今的規模...”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太尉還是保持著自己的想法,“免稅就能讓百姓富裕起來嗎?”

“就算不能讓他們暴富,也能改變他們如今的處境,太尉若是有異議,可以先推行一年,看看成效。”

經過群臣的商談,最終,張蒼開始著手開始對各地的免稅令。

歷史經過詭異的發展,最後還是由劉恆和張蒼來推行了免稅令,而在歷史上,漢文帝和張蒼推行了十四年的免稅政策....連續十四年免掉農民的田稅,最後使得大漢從“找不出四匹同色馬”發展到了“北地養馬四十萬”的局面,漢文帝執政的這段時期因此被稱為古代稅賦最低的時代,百姓們休養生息,逐步富裕,在文景時期,達成了人口從一千八百萬暴增到四千五百萬的壯舉,對了,在武帝逝世的時候,大漢人口掉到了三千萬...

當然,歷史上這段免稅之期,並非是劉恆一個人的功勞,能在免稅的情況下達到廟堂收支平衡,這就不得不提一下某位因計算而聞名的計相了。

此刻的大漢與劉恆所接手的大漢不同,如今這強盛了無數倍的大漢,想要變成真正的盛世,同樣也需要這樣的仁政。

劉恆與群臣剛剛擬定好政策,就聽到有人稟告,安息國的使者來到了長安。

典客府自然是要安排好這些使節的,給與他們居住的地方,教導他們拜見皇帝的禮儀等等。

鐸魯穿著安息國的特色衣裳,領著四個戰士,手持羊皮紙,畢恭畢敬的走進了厚德殿內。

剛走進了厚德殿,鐸魯就急忙行禮拜見,完全不敢抬頭。

等皇帝允許他們起身後,鐸魯方才偷偷打量起了這位君王。

大漢的皇帝並不年邁,跟自家君王差不多的年紀,不過,這身材實在是太魁梧,安息國有位將軍,身材極為高大,勇武善戰,被稱為第一馬茲班,而在鐸魯看來,這位皇帝幾乎跟那位馬茲班差不多的體格,甚至好像更高一些,他坐在那高大的王座上,低著頭,神色很是威武,猶如一頭威風凜凜的獅子,令人不敢直視。

想起自家君王的命令,鐸魯不由得嚥了下口水。

這身板,哪怕是打自己一拳,自己也受不了吧。

他深吸了一口氣。

永別了,我那總是偷錢給孃家的妻,永別了,我那隨地便溺的兒子!

他挺起了身,拿起了手裡的羊皮紙。

“偉大的安息君王米特里達梯致信與大漢皇帝!”

“我入了你個老狗!!你個吃矢不說...”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