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和睦,安詳
接下來的這一路,劉長甚至都沒有再隱藏自己的蹤跡。
大搖大擺的就朝著晉陽的方向賓士而去。
沿路自然都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劉長在天下的威望很高,尤其是在唐國,唐國因劉長而興建,又因劉長而崛起,這裡並沒有因為劉長的離去而忘記這位曾經的大王,反而是因為失去了立軍功的機會,他們更加的懷念這位大王,還記得自家大王還在的時候,他們是何等的威風,常常外出打仗,攻無不克,年輕人各個都有軍功在身,其餘諸國的人進了唐國都得行大禮來拜見他們。
在那個時候,其他地方的權貴敢來唐國踏青??來了就給你綁了送去晉陽當官!
趙國的商賈敢像現在這般哄抬價格,欺行霸市?還記得他們那小心翼翼,一路拉攏各地的百姓,生怕自己被劫掠的模樣。
大王離開了很久,如今終於再一次回到了唐國的土地上。
這個訊息迅速傳開,各地的官員也是急忙做好了迎接的準備,只是國相下令,不許各地官員迎接君王,要以農事為重,安心春種,這才遏制了他們的衝動。
初次來到北邊的雍娥都有些驚呆了,看著遠處那百姓聚集在道路邊上迎接王駕的盛況,她都有些不敢相信,這些人周圍甚至都沒有官吏組織,他們居然都是自發的前來迎接王駕,看他們這熱情的模樣,當初的堯舜禹出行,大概也不過如此吧。
“唐人居然這般擁戴陛下?”
“我平日裡總是聽聞此處多反賊。”
“本以為這一路都是盜賊攔路呢....”
曹姝平靜的看著遠處的場景,回答道:“這些人原先都是些活不下去的人,有人被判處了極刑,無法容身與世,有人飢寒潦倒,躲在深山老林裡,有人因為受不了官吏的欺辱,殺官逃亡...而其餘的本地人,則是每日都在遭受各類胡人的劫掠,匈奴人從朔方等地長驅直入,屢屢劫掠,使他們每年都是死傷無數,夜裡都要抱著利刃才能睡得著...陛下給與他們第二次機會,讓他們能夠安心的在這裡生活下去...又以一人之力擊敗了塞外之敵,使得他們安居樂業,他們自然就會這般擁戴陛下。”
“說是反賊,可他們這般出身的人,也沒什麼選擇的機會,當初的英布陳豨要謀反,他麾下的將士和門客還能反對嗎?朝中眾人都想對他們趕盡殺絕,唯獨陛下心仁,認為他們都是自己的子民,不以賊寇來對待他們,認為他們只是無法做出選擇,委身事賊,從賊,故而給與他們一次自由選擇的機會,山上的賊寇也都下山當起了農夫,只要讓他們過的好了,誰又願意去做這樣傷命的勾當呢?”
樊卿笑著拍手,“不愧是大漢聖皇后...哈哈哈,大道理都是一套一套的。”
作為大王的皇后,曹姝在這裡也很受禮遇,當地的老婦人們都來拜見皇后,還按著自己的禮儀送上了禮物,口稱聖皇后,樊卿就是在調侃這一點。
曹姝瞥了她一眼,“你這一天到晚沒個正形的,人家都以為你是大漢的公主呢。”
雍娥偷笑了起來,“大姊認下便是,反正都是當女兒來養的。”
因為沿路有百姓迎接,因此趕路還是受到了耽擱。
好在,他們再走出了十多里路的時候,就遇到了國相領著的群臣隊伍,他們是來迎接君王的。
國相張相如,當真是越活越年輕,許久不見,此人還是一副精神奕奕的模樣,眼神明亮,佩著長劍,大步朝著劉長快步走來,唐國的老臣裡,還剩下的就只有這位張相如了,像李左車他們都因為年紀的原因辭官回家了,那般年紀上戰車都費勁,更別說治理國家,目前唐國的群臣們大多都是偏年輕化,站在張相如身邊的那位國尉,才不過三十歲出頭,極為年輕。
“大...陛下!!”
張相如險些就要喊出大王,可這麼喊是大不敬的,故而急忙改變了稱呼,劉長卻不在意這個,笑著上前,抓著張相如的肩膀,認真的打量著他,“張公頗為硬朗啊!”
“託了陛下的洪福,臣硬朗!”
“哈哈哈,朕的洪福比夏無且那廝要靠譜多了,南越王和張右相都是託了朕的洪福,到現在還活蹦亂跳的!”
劉長開著玩笑,拉著張相如的手,詢問道:“這些年裡,朕在未央宮,怎麼都聽不到唐國傳來的捷報了?李太尉告老還鄉,唐國就拿不出什麼成績了嗎?”
張相如還沒有回答,一旁的那個年輕人卻忍不住了,急忙開口說道:“陛下,並非如此!實在是那個傅清,不許我們再去打胡人!!弄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