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陛下!!”
傅清很是開心,劉長沒有再多說什麼,只是看了看傅清身後的那些官員們,大多人都很眼熟,都是些被流放出來的大臣們,公羊壽啊,王高啊什麼的,幾乎都是些得罪了劉長的人,而發現劉長朝著自己看了過來,眾人的反應也是不同的,公羊壽急忙露出了笑容,而王高則是扭頭,壓根不理會皇帝陛下。
“還都是些熟人...”
劉長咧嘴笑了起來,面前的這些官員們,他大多都是認識的,“鄒陽?你現在還在寫文章嗎?”
一位濃眉大眼的官員甕聲甕氣的說道:“偶爾還在寫...已經不如當初那麼多了。”
“你的文章啊,寫的是很好,就是有些弄虛作假,不夠真實,這裡是塞外,多寫點關於塞外的文章,這對你的寫作是有好處的...”
劉長看似是在指點對方,其實還是在表達他的不滿,因為這位鄒陽來夏國擔任官員是因為寫文章諷刺皇帝...在各地的官員裡,就夏國的官員,是讓皇帝記憶最深的,這裡的官員,劉長几乎都能說得出名字來,畢竟都是得罪過他的,而劉長從來不會忘記那些得罪過自己的人。
在傅清的帶領下,劉長跟著來到了一處營帳。
那城池目前還是不能住人的,諸多官員們坐在劉長的兩側,聽著皇帝的詔令。
“我本來是要獎賞你們的,可是這一路走來,竟遇到了這麼多的賊寇,實在是大失所望,功過相抵,獎賞的事情就免了!”
“多謝陛下!”
“別在這裡說廢話!儘快去解決盜賊的問題!保證道路的暢通!趙國都沒有這麼多的賊寇,你們號稱有二十萬騎兵,就這麼縱容那些盜賊嗎?還是說你們壓根就不在意那些小盜賊,覺得他們算不得什麼大軍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臣這就令人前往各地剿滅賊寇!一個不留!”
“好,且將夏國各地的官員叫來,朕要見見他們,然後再去各個部族看一看!”
劉長大概是這一路走的有些疲乏了,交代下去後,就將他們都給轟了出去,獨自留在營帳內休息。
傅清走出了營帳,就開始派遣騎士們,召集各地的官員,並且下令開始在境內剿匪...呂祿查了一天,也沒有發現當地修築過程裡有什麼貪墨的行為,賬單很是清楚,庫房的物資也能對的上,傅清在這方面做的還是不錯的,當呂祿進來跟劉長稟告這些事情的時候,他都對傅清稱讚有加,此人做的當真是不錯。
“陛下..我看您完全不必擔心夏國的情況了,傅清做的還是很好的,我就是有心找茬,都找不出什麼錯來...”
劉長輕輕搖著頭,“夏國的問題又不是在吏治上。”
“夏國的官員們都是我精心挑選出來的,都是些有才能的人,肯定能做的很好。”
“這裡的問題主要是在夏人的身上。”
“月氏是半遊牧半耕作,他們來到唐國,因為人數不如唐國民,輕易就變成了唐人,都以唐人自居,可夏國不是,這裡的夏人,都是過去匈奴的子民,中原人在此處,十不足一,這跟唐國的情況還不一樣,這裡的王你也知道,那是個昏庸無能的,跟趙王差不多,他能治理好這裡的百姓嗎?能將這裡的百姓變成大漢子民嗎?”
“傅清能在這裡修築城池,開闢耕地,開牧場,修建道路,都沒問題...可若是不能讓當地百姓歸心,讓他們儘快建立對大漢的認同,那做所的這些,說的難聽點就是在資敵。”
“二十萬擁有大漢最先進技術和成熟後勤的騎兵...就說這北方,誰人能阻擋?”
呂祿長嘆了一聲,“陛下說的對,傅清他們也是在為這件事而忙碌,想辦法來增加他們的認同,積極進行聯姻...現在看來,當初設立夏國的想法,似乎就有些不妥當。”
“不,這塞外肯定是要想辦法納入大漢的統治的,如此肥沃的土地,如此良好的天然牧場,騎兵的滋養之地,豈能放棄?若是廟堂能真正擁有這裡,那大漢從此就不缺乏戰馬,不缺乏騎兵...連年就可以派遣大量的騎兵來討伐安息等國,後勤壓力也會大大削弱。”
“那陛下召見各地的官員,是準備再給他們掰個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