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越說越快,他也不在自己的位置上坐著了,站起身來,開始指點江山。
董安國聽的目瞪口呆,劉賜更是如此,看向大哥的眼神裡滿是崇拜。
“可見,無論是出自農家的發展,是您個人的探索,還是對天下百姓,對未來的大漢,對夏國本身而言,農家前往夏國都是最正確的辦法!!我認為,農家想要崛起,就不能不仰賴與夏國,而夏國想要崛起,就不能沒有農家!!”
劉安一番話說完,劉賜當即就死死拉住了董安國的手,眼裡再也沒有半點的輕視。
“這位董君,哦,不,這位仲父...我方才對您有些輕視,請您千萬不要放在心上,請您讓農家來我夏國吧,什麼位置我都給!!寡人都可以拜到你們農家麾下!!”
聽著劉賜這推心置腹的話,董安國臉色赤紅,他深吸了一口氣,回味著方才太子的言語。
“太子殿下這般重視,大王又如此禮遇,我怎麼敢拒絕呢?”
“請允許我回去向欒公請辭,明日我就啟程前往夏國!!”
劉安卻笑著搖了搖頭,“何必這麼急呢?您且在家裡休息幾天,就是要去夏國,也不能是以白身啊,我會告知欒公,讓您在夏國擔任治粟史,由您來負責當地的農桑...往後這夏國,可就要託付與您了!”
“不敢!”
在董安國離開的時候,劉賜的眼裡滿是不捨。
拉著他的手,又說了幾句要拜見的話,這才讓他辭別。
而在董安國離開之後,很快又有一個人被帶進了這裡。
而這個人也不陌生,正是墨家的陳陶。
劉賜心裡有些激動,他是認識陳陶的,並且知道這個人的本事,難道兄長還能將這個人也送到夏國去嗎??
而陳陶此刻的臉色,跟最初來這裡的董安國差不多。
都是苦著臉,不知為什麼太子要將自己叫到這裡來,跟夏王商談什麼大事。
劉安還是老一套的話術,先是跟陳陶聊起了墨家的發展,隨即又說起了墨家的主張,最後直接將話題轉移到了夏國。
“在我看來,墨家想要實現自己的主張,是離不開夏國的,夏國是大漢最為貧瘠的地方,此處甚至不存在最簡單的技術,冶煉技術低的可怕,沒有了匈奴人,他們連鐵製的箭都造不出來...而阿父曾說過,想要發展,技術才是最好用的...墨家的諸多技術,在夏國是能起到教化作用的,墨家這些年裡發展不前,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墨家的學問並不好學,難度極大,而且貴族子弟也吃不了這個苦,可是在夏國,那可就是從頭教起,更不存在害怕吃苦的可能....”
“很多人都以為教化是教化什麼聖人文章,是要將他們從遊牧變成耕作,這算什麼教化呢?真正的教化是要傳授給他們真正的技術,讓他們擁有跟大漢一般的技術,有了這樣的技術,他們才能成為大漢的諸侯國,才能去做農,去治學,一切都是需要技術來支撐的。”
“而從天下大勢來說,夏國是大漢最重要的....”
聽劉安來勸說董安國的時候,劉賜還聽的很是激動,心裡恨不得現在就綁了幾個農家人返回夏國,可是現在聽到這與方才的話酷似的話術,劉賜都有些蒙了。
大哥,這不對啊?
剛才不是還說農桑才是教化的根本嗎?現在怎麼又成了技術??
可陳陶聽著他的話,卻忍不住的再三點頭。
“墨家講究的是兼愛非攻,這胡人是最好鬥的,更別提什麼兼愛了,若是能帶動他們,讓他們放下彼此的廝殺,兼愛,大愛,不去攻打其他部族,這難道不是比治理夏國還要重要的事情嗎?這難道不是夏國崛起所最需要的主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