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家父漢高祖> 第837章 學問只在強弩之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37章 學問只在強弩之下 (2 / 4)

劉長搖著頭,“倒也不是大事,這個人前不久來到了長安,請求在地方設立太學,另外,他還拿出了六條上書,都是關於啟蒙之學的,不疑啊,你覺得這個人怎麼樣?”

張不疑認真的說道:“此人學問極為淵博,論易,大漢沒有人能贏過他的,只是此人極為暴躁,想法又很是激進,酷似晁錯,不類儒家,與劉敬等人乃是至交好友,故而遭受了不少的非議...他的上書,陛下最好還是再三斟酌,不能冒然施行....”

劉長深以為然,“你說得對啊,不過他的想法倒是很不錯。”

“他想讓啟蒙之事變得更加完整,設定對祭酒的考核,不同的俸祿,相應的學府,他想設立一個教導祭酒的學宮,這個想法就很不錯啊,除此之外,他還想完善學堂內的諸多課程...這樣吧,你抽出時日去見他一面,跟他談一談...”

“唯!!”

.......

王同在長安並不算太開心,在唐國住的久了,對長安反而有些不習慣。

他覺得長安人實在太矯情。

包括對長安的那些大家,他也不太看得上眼,在田何的三大弟子裡,王同是最另類的那一個,無論是他的想法還是做法,都不同於其他儒家,顯得極為獨特。他的一些學說,放在大漢甚至是違法的,過去他跟自己的師弟在辯論孝行的時候,就因為說過“能孝則孝”的話而震驚了天下,使得諸多大儒都不待見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可王同卻不覺得自己說的有錯,孝是要建立在可以盡孝的前提下,必要的時候得大義滅親,難道就能說是不孝嗎?

他就因為父親謀反兒子該不該舉報為論點,跟自己的兩位師弟進行過辯論。

只是,大漢是以孝來治國,他這樣的言行自然是非常危險的,根本不受主流所待見,畢竟,哪怕是法家,黃老,在面對孝順這個話題上,也不敢多說什麼...在大漢,孝就是正確的,為了孝違法也是正確的。不過因為他在易上的造詣,眾人雖然不待見他,也沒有來找他的麻煩,在唐國還好一些,唐國的包容性極強,像他這般另類的大儒也能混得下去,還混的不錯。

可是來到長安後,日子就沒有那麼的平靜了。

有些大儒得知他來了,火急火燎的找他來辯論,當然還是以孝為論點。

王同卻沒有心思與他們搞什麼辯論,乃公來長安是為了操辦大事!

這些時日裡,王同一直都待在張蒼的府邸內。

在這裡,起碼是沒有人敢上門來找他麻煩的。

張蒼認真的翻看他的奏表,再次搖著頭,“不行,你的想法太激進了,若是設立專門針對祭酒的考核,不知有多少祭酒要請辭,你的想法是對的,當祭酒要透過考核沒有問題,但是你要注意地方的情況啊,各地設立學府,祭酒是非常緊缺的,廟堂求之不得,有學問的人都想要去當官,很少有人願意去學府教學的,你再這麼推行,那很多地方都沒有祭酒了,這政策要一步一步的來,起碼要等到各地的人才儲備充足,有足夠的祭酒的情況下,才能如此推行啊....”

若是他人敢對自己的政策指指點點,王同早就得爆發了,可是面對張蒼,他是一句話都不敢多說。

王同非常的尊重張蒼,將他當作自己的老師來敬重。

當初王同在天下各地都遭受非議的時候,是張蒼庇護了他,為他平了很多的麻煩事,從那之後,王同對張蒼就格外的敬重。

張蒼放下了手裡的文書,長嘆了一聲。

“同啊,你再這麼下去,你的學問就要斷絕了,你就安心治易,莫要再糾結其他的東西了...”

“你現在的弟子就那麼寥寥幾個,而且也很少有人再願意跟著你來學習...”

王同並不擔憂,只是平靜的說道:“我還有兩個師弟,也不怕會斷了老師的傳承,張相不必再勸。”

張蒼長嘆了一聲,問道:“他們還會來找你的麻煩嗎?”

“時不時會過來,但是都無所謂了,我已經不在意這些了...”

張蒼沉思了片刻,隨即走進了內屋。

.......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