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家父漢高祖> 第880章 犁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80章 犁地 (3 / 4)

畢竟,這是漢初,不是明清,當初的太后如同皇帝一般,治理大漢天下,也沒有聽到有人說不該如此的。

群臣認真的思索著這件事,賈誼最先起身,開了口。

“大王啊...如此是不是有些不妥?”

“哦?為何不妥啊?”

“我華夏從未有過女王之先例,此蠻夷之制也,豈能因重蠻夷之禮而從之?彼之制,乃是因不知人倫,不知其父...若是我們設立女王,豈不是說大漢認同他們這蠻夷之禮嗎?”

他這麼一說,不少人點著頭,覺得很有道理。

趙佗大聲的說道:“當初身毒的孔雀王弒君上位,這是他們的禮儀,卻不符合我們的禮儀,可我們也不曾廢除他的王位,不曾打殺他,反而給與承認,難道這就說明我大漢承認他們的弒君之禮嗎?或是因為孔雀國大,扶南國小,到了孔雀就要尊重其風,到了扶南就是蠻夷之禮??閣下如此說法方才不妥。”

“況且,這非華夏之禮的東西多了去,你可曾去過唐國?燕國?或西北諸國?在這些國家裡,有很多伱說的蠻夷之禮,你也可以上奏廟堂,將他們全部禁止,如禁止夏人盤腿而坐,讓他們全部跪坐,讓唐人不要穿騎馬褌,讓他們綁脛衣...讓西北諸國之人莫要以毛皮為衣...大漢的領地將越來越大,而對不同的地方,要採取不同的禮儀來治理,這是我們應當考慮的,現在的目的是為了治理這個地方,先讓這些地方發展起來,變成我大漢之固土,而不是急著推行中原禮儀,事要分緩急!”

賈誼聽到趙佗的話,儘管他還能繼續辯解,卻沒有沒有這個必要,他後退了一步,表示自己無話可說。

而賈誼開了口,自然又有大臣起身,這次起身的卻是劉禮。

“大王,這以公主為王,若是說當地舊制,倒也妥當,只是這將來該如何繼承?這不是以外姓為王嗎?”

“外姓為王?我也是外姓為王,閣下的意思是,我不配位?”

趙佗開口問道,劉禮頓時漲紅了臉,“我並非是這個意思,您是獻國之功...”

“大漢的外姓王何其多啊,我是獻國之功,那滇國可不是,可滇王也非劉姓啊,還有西庭國下的那些封君,也非劉姓,還有身毒的諸國,也非劉姓,這有什麼關係呢?難道因為這些國家非劉姓,就都當廢除嗎?”

“若是不以外姓為王,那可以逐步廢除,就從我來開始。”

劉禮漲紅了臉,再也不敢多說什麼。

群臣看了看上位的皇帝,又看了看站在大臣中的王恬啟,心裡隱約也明白了什麼,其實諸侯王的人選在大漢已經不像當初那般重要了,一個繡衣都能嚇得諸侯王瑟瑟發抖...國家的大事完全落在國相的手裡,很多諸侯王都是名存實亡,就像當初的膠東王劉建,直接被自家國相堵在王宮內,大漢不是過去的大漢,諸侯王也不是過去的諸侯王。

別看劉賜整日叫囂著百萬鐵騎,可軍隊的指揮權壓根就不在他的手裡...別看燕王那般囂張跋扈,可很多決策都要由國相應允...再看趙王,袁盎一聲令下,就能將他押送到長安來...而且此時的人對宗族的概念不只是血緣,繼子沒有血緣,卻擁有同等的繼承權,甚至還能透過賜姓來獲取繼承權,當初項羽投降之後,高皇帝將項羽很多宗族都賜予了劉姓,將他們納入劉姓宗族之中,在歷史上,匈奴戰敗之後,高層也被納入劉姓...因而出現了大漢匈奴單于劉淵這樣的情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西漢初期禮法並不嚴格,很多東西是不被在意的,如婚配上的輩分之類的,只要不是同姓就好,其他的全看個人能否接受,很多不同輩分親屬上的不同稱呼是後來才出現的,是禮法加強後的成果。

群臣主要還是擔心那個王恬啟,看來太后也很在意這件事啊,這也對,畢竟太后就是一個女子為君的典型...當初陳平等人拜見呂后,喊得都是陛下。

加上那個扶南國實在是太遙遠了,在中原的眼裡裡窮鄉僻壤都算不上。

群臣就不再多說什麼了。

劉長對此很是滿意,他坐在上位,開口將這件事確定了下來,“如此,就按著南越王的上奏來操辦,至於具體的事項,還要諸位一同來商議...”

朝議結束之後,群臣都只是覺得震撼,他們算是親眼見證了一個全新的時代,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群臣所能接受的東西也變多了,可這樣的事情,他們顯然也是不曾想到過的。

劉長回到厚德殿內,三公站在了他的面前。

劉長看起來很是開心,他笑著說道:“沒想到,今日居然如此順利,我還以為群臣都會起身反對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