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敬這才說道;“這就是因為不知道敵人的情況啊....”
王恬啟只是笑著,並沒有開口。
劉長想了想,馮敬的話倒也有道理,華夏的特點就是太地大物博了,國內什麼都有,資源極為豐富,是真正的“應許之地”,什麼都不缺,自然就不需要外出探jie)險ie),這也是為什麼西方探險家很多,而東方比較少的原因。
東方的探險家,光是在國內轉,都需要幾十年的時日,還未必能轉的完,還出去做什麼呢??
可馮敬此刻是想要官方性的組建探索團,或者是開拓團,出去搞事。馮敬的目的並沒有他所說的那麼單純,不然,他就不會說要那麼多的甲冑和強弩,帶這玩意出去是打探訊息??這裝備都夠跟匈奴來一場小型會戰了。
劉長眯著雙眼,點著頭,“你說的對,先得清楚敵人的情況啊,若是不小心打了個窮鬼,打下來也沒什麼資源,那豈不是虧了??”
馮敬卻說道:“陛下,這並非是外出打仗,我所要的人,未必需要勇猛善戰,卻都必須要機靈,要懂得繪圖,最好能迅速掌握外語,能隨機應變,要識文斷字....”
馮敬提出了一系列的條件,張不疑都有些驚呆了。
“你是要兩萬人啊,你要上哪裡去湊這樣的兩萬人出來??”
“若是沒有,可以教匯出來...地方的官吏可以透過太學教匯出來,難道行人軍就不能嗎?”
馮敬反問道。
劉長看向了王恬啟,“王公啊,這件事,還是得您來出力啊。”
“這校場,甲冑,招募的事情,您都得多費心。”
王恬啟恍然大悟,難怪陛下忽然將自己叫住,讓自己這個沒有關係的人參與進來,原來是要借中尉的手來辦典客的事情。劉長看著馮敬,說道:“今日你也看到了,你說要招兵,群臣大多反對,這行人軍,便歸中尉名下吧...當然,這建立操練還是得你來,等將來做事的時候,你直接與中尉協商操辦....”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馮敬附身,“唯。”
原來陛下早就認可了自己的想法,這才早早將王恬啟叫來。
吩咐好了諸事,這兩人便離開了。
張不疑看著他們離開,這才說道:“陛下,這馮敬還是挺有才能的,也不枉當初陛下費心的將他就出來。”
“先別說他的事情了....說說蜀郡的事情吧。”
就在這個月,蜀郡忽然湧來了大量的奏章,彈劾郡守陳買。經過陳買上次的釣魚,蜀郡的官吏們都變得非常耿直,生怕這又是釣魚,完全沒有敢奉承他的,只要陳買做錯了一件事,都要上書來表明自己的態度,就是給陳買看,我們都是直臣啊,不是阿諛奉承的小人,你可不要亂來呀!
陳買的這個釣魚確實讓蜀郡吏治清明,湧現出了一大批的直臣能吏。
可問題是,這些人再也不敢無條件順從他了,總是上書彈劾,反正就是要時刻證明自己是直臣。
故而劉長對蜀郡的彈劾也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在這個月,彈劾陳買逼迫百姓造反的事情卻不斷的出現在了尚書,晁錯都有些坐不住了。
按著這些人的說法,陳買為了獲取軍功,有意的逼迫西南夷,然後以謀反的名義對他們進行殘酷的鎮壓。
熟悉陳買的劉長,心裡是明白陳買並非是這樣的人。
他搶什麼軍功啊,他生來就是大漢徹侯的第一繼承者,還需要為了一點軍功去做這樣的事情嗎??
張不疑認真的說道:“陳買治理蜀郡,用的是強硬的律法,無論是修建馳道,還是執行廟堂的其他命令,蜀郡都是最快的,陳買為人強勢,手段殘酷,故而當地官吏都不喜他,這些彈劾,也就未必能當真。”
“陳買難道沒有給陛下上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