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丘伯看著眾人,他是真的不太想理會這些事情,若是叔孫通還在,他肯定會有辦法,可浮丘伯的長處是在學問上,處理這樣的事情,還是有些難度的,他沉思了許久,方才提出了一個不太成熟的想法。
“不如讓陸公來負責吧。”
“陸公??”
方才開口的那位梁公頓時不悅,陸賈不也是你們荀氏儒嗎?
如今儒家看似如日中天,可那些備受重用的,卻大多都是荀氏儒,毛亨,陸賈,張蒼,浮丘伯,甚至是那個賈誼,當然,如今陛下就是荀門的,這也不能多說什麼,可便宜總不能都讓你們佔去了吧?
可梁公也不敢得罪陸賈。
陸賈跟浮丘伯不一樣啊,浮丘伯是公認的好脾氣,很少會發火,可陸賈這個人,為人暴躁,精通辯論之法,又是開國功臣,大漢九卿之首,在整個天下的大臣們裡,除卻三公,就這位地位最高,麾下還有郅都這樣的狠人。
這就是屬於吵不過也打不過,各方面都得罪不起的大人物了。
因此,梁公只是認真的說道:“陸公是最合適的,只是,他乃是奉常,本就是負責邸報的,若是我們讓他來做這件事,豈不是讓其他學派不服氣嗎?何況,陸公更加繁忙,哪有時日來做這些事情呢?”
其實,這位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陸賈這樣的實幹派也未必會搭理他們。
有大儒公孫壽板著臉,看著眾人,嚴肅的說道:“我倒是有個人選。”
“是哪一位?”
“河西相欒布。”
“額...不妥,不妥,他不是更加繁忙嗎??難道還讓他放下國事來長安不成?”
“可以讓他來負責,其餘的事情由我們在座這些人自己決定...”
“呵呵,你們的春秋代代口傳,至今為止連個文都沒有....難道您準備將春秋寫在報紙之上?”
辯論很快就變成了罵戰。
浮丘伯再也忍不住,起身打斷了他們的爭吵,說道:“既然如此,那就讓齊國的伏公來擔任吧!”
“可是伏公他年邁...”
“那我們最好還是不要操辦了。”
浮丘伯不再爭執,直接轉身離開。
而對儒家內所發生的這些事情,劉長是很喜聞樂見的。
他滿臉堆笑,聽著劉章告訴儒家最近的幾個辯論和爭吵的情況,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安這個豎子!浮丘伯本來是可以的,就因為墨經的緣故,愣是弄得儒家現在無人可用!”
“不必理會這些人了,他們愛選誰選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