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而論,古代之人對於科舉的評價就是相當於現在人對於高考的各種吐槽以及牢騷一樣。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你可以吐槽以及抱怨。但是你不能否定他,因為你並沒有那個權力。
科舉你沒有趕上,而高考又是你的必須經歷。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你可以不信但是也請別貶低!
至於吏部,陳伯宗認為它的職權實在是太大建康。所以陳伯宗準備給它分擔一下,而國丈王固任著國子監也是不太合適了!既然不準備說讓王固一直都是一個吉祥物一樣,而是希望因為王采苓的關係,而好好為他辦事。
那麼國子監祭酒這樣的位置就是不在適合他的,所以以後王固以後就是好好的在尚書商曹做著一任侍郎吧!
所以現在陳伯宗讓國子監來總管全國學政,真正來幹它的本職!
陳伯宗目地不在定下時間,而是透過考試的形式來對以後的朝廷選官加以限制,把控以及重新定義。
所以想到此謝哲心中終於是當今天子到底是一個什麼人有所知曉了,但是他確實不敢說。因為此刻天子正是看著他,而且即使不是這樣謝哲也是不敢在這個地方說出來。
不過陳伯宗也是知道不過分,所以又說到“今年之定品事便還是交由吏部來辦理吧!此事便是如此說了!”
不過最後陳伯宗還是說了句,“吏部查明定品授官之後,朕有意在門下省召見吏部新選官員。既然是吏部選定,那麼未來他們便是我大陳之臣。是大陳之臣也便是朕之臣子,所以身為大陳天子朕還是有些話要是好好勉勵他們的。”
而這時殿中的諸位大臣們也是齊齊對著陳伯宗一禮,然後齊聲說道“陛下聖明,臣謹奉詔!”
“諸位免禮,朕之年幼還是仰仗諸位愛卿盡心相輔!”陳伯宗對著殿中抬手示意他們免禮,然後又說非常客氣的說了一番客氣話。
皇帝是需要威嚴,但是你一上來就是冰冷嚴肅的。有時候適當的放鬆一下,或者放低些或許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
“謝陛下!”
殿中大臣都是回禮,而至次關於徐陵所提的進品之事就是定了下來。但是讓徐陵感到有些難受的事,剛剛那麼長時間裡都是決定建康什麼,有什麼實質的東西嗎?
他所提的進品,陛下有多說了些什麼嗎?到最後還不是一句交由吏部就是算了,完全就是沒有一點安排嘛!
他這提和沒有提有什麼區別?他的願意可是想著讓天子對於這次進品之事上點心,但是這下好了不但是被天子給忽悠了,還被這個年幼的天子給利用了一把。
這麼糊塗讓原來每年甚至隨時隨地都是可以進行的定品之事,改成了兩年一次。這不是讓他被天子有心透過進品的人,對他這個御史大夫報以怨恨嗎?
真是虧大發了,所想不成還替天子背了黑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