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齊兩國在長江上這場小型水站在突然爆發之後,又是以一種突然的方式結束。
這場水站結束之後,好像並沒有引什麼什麼的大的關注一樣。這是不正常的,卻也是正常的。
為什麼而正常呢,因為取得了勝利的陳朝因為害怕引起北周的注意,所以並沒有大肆去宣揚這場戰鬥的勝利同時身為大陳皇帝的陳伯宗在接到來自淮南的軍報之後,除了下旨沈恪吩咐了一番之後,便是沒有了下文。
而戰敗了的齊人,無論是背後有意推波助瀾的齊人朝廷還有在揚州預設且具體承辦的盧潛以及王琳等人就更加不會大說特說了!畢竟他不但是沒有完成最初的設想和計劃,反而是讓劉子敬的水軍損失了不少。
這要是如實的上報朝廷,他們這些在揚州道的官員都是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的。或許不問朝政的天統帝高緯)不會處罰他們,但是他們自己能夠在揚州百姓面前說的過去嗎?
畢竟,百姓在意只是有沒有打贏而已!
此處北齊後主高緯現在年號為天統所以我們稱為天統帝,就先前文中作者文帝一樣乃是作者對於文中人物的稱呼而不是文中對於這些皇帝的稱呼。所以無論文帝后主以及天統帝都是作者的稱呼,作者知道文帝之類乃是皇帝死後所上諡號!這些稱呼只做劇情所需,以及文中區分!)
大戰已畢,但是小的動作陳齊兩方都是沒有聽過。這也是現在陳齊兩國之間相處之道,甚至也是現在九州四國陳周齊加西梁)之間的相處相處之道。
大戰是二有之,小戰從未停止!
淮南城中的沈恪忙著加緊整頓兵馬,因為從天子的聖旨中意思來看天子對於對齊人用兵這件乃是考慮很久了!所以才是會現在就是未雨綢繆,設立江防都督府以及長江水軍都督府。
未戰而先備好防禦,可見當今的大陳天子陛下乃是一位進取而不突進,穩重而不守成之君。所以沈恪現在也是全身心的投入到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北伐”的準備當中去了!
水軍都督府在接到由陳黨帶來的天子撥付款項軍餉之後,開始在沈恪的主導下大肆修繕戰船新建戰船。同時沈恪也是在江防大都督程靈洗以及淮南郡太守周法僧和南豫州刺史王暹等幫助下開始大量募集水兵,開始準備打造天子所提出來的長江水軍三個艦隊!
也就是陳伯宗所設想的長江水軍甲乙丙三支艦隊,長江太長所以需要的水軍也是太多就現在來說長江水軍的船隻根本就是不夠!
所以陳伯宗才是又是忍痛從國庫以及內府庫中拿出了十萬錢,用於長江水軍之招募兵員打造戰船之用。也是因為這個還有陳伯宗一些“拍腦袋”腦袋就是決定的投入,讓陳伯宗在不久後陷入了一個很大財政赤字之中!
幾近讓整個大陳的經濟崩潰!而此事則是令當別論。
身為長江水軍都督的沈恪忙著整頓軍備,而身為江防大都督的程靈洗卻也是沒有閒著在郢州就任大陳江防大都督之後。程靈洗開始著手施實天子關於長江江岸三里不留人以及全線屯兵駐防的聖旨。
除了本身程靈洗本身所領之兵之外,天子又命樹功將軍馬亮以及宣猛將軍黃肅所領之兵分別為江防左營以及江防右營,歸入江防都督府統管!
相比於沈恪的良臣儒將,江防大都督程靈洗可就是一位實實在在的鐵血將軍了!對於天子江岸三里不留人,只船不入水的聖旨程靈洗執行的乃是無比的徹底。
天子說三里不留人,程靈洗就是命令屬於江防都督府軍卒分由從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路線以中間建康為中線開始了清理。
沿岸設定瞭望塔衛所,派駐軍士駐紮。十里一個由南徐州江尾至郢州前江之始點,一個一個瞭望塔衛所幾乎在半月之間就是全部豎立起來。只船不下水程靈洗亦是以江防大都督的名義收繳長江岸邊所有漁船,願意配合的都督府為其新活計並且按照朝廷命令給予補償。比如在內地分給土地,子女在州郡之學完成之後優先入學優先入伍從軍入伍。而對於哪些不願意配合安排的則是由江防都督府全部強行收繳船隻!反正天子的命令被很徹底的執行了,而且執行的很徹底!
而程靈洗本人也是從最開始的時候有郢州沿江岸巡視而下,到了南徐州再是回返郢州。期間因為天子為有詔所以程靈洗便是繞過建康而不入城,兩次不入城也未得到天子召見。
因為身為在外疆臣無詔程靈洗也是不敢冒然入城,所以只在去南徐州之時派人上書天子請求讓他家人歸京!
而陳伯宗收到程靈洗的請求,第一時間就是想著拒絕的。因為他認為程靈洗這是在“送人質”給他,而陳伯宗心中卻是並不想這樣。因為他現在對於手將領所奉行的是在明面上懷疑以及不滿,也在明地裡光明正大的監視。
但是也是會盡量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所以程靈洗的親請求被拒絕。而陳伯宗也是親自給程靈洗寫了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