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謀略南陳> 第489章 為了子嗣而更努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89章 為了子嗣而更努力 (1 / 2)

馬樞,其人陳伯宗乃是知道的。

而且在一聽到馬樞這個名字的時候,陳伯宗的腦海中那就是浮現了一個詞,隱士。

天嘉元年的時候,先帝曾經下旨徵召馬樞為度支尚書。但是,馬樞卻是拒絕了!而後,先帝又是幾次徵召馬樞為官,但是馬樞卻是每次都是稱病而不就!

馬樞為人淡然寡慾,雖然一生大才卻是一直都是一個閒雲野鶴的性格。自從經過樑末亂世之後便是對於世俗死了心一般,免了出出仕為官之意入了山中歸與隱逸!不在過問世俗之事,歷史上馬樞與隱整整三十年。直到陳宣帝三十年的時候才是與家中去世,中年六十歲!

可以說馬樞的歸隱很是徹底,陳伯宗不知道為什麼袁樞會向自己提議這個人選。

說起隱士我們很是自然的便是會想起那悠然南山採菊的陶淵明,他們這些人在經歷世事之後對於世俗失去信心,從而就是都是“掛印而去”縱情與山野之間。

魏晉名士,不就是相當於了隱士了嗎?

總之最後陳伯宗並沒有採納袁樞的建議,但是這中書令之職卻是無比重要不得有缺。

所以最後還是陳伯宗最後自己拍板,以秘書省秘書監蔡景歷暫代中書令之職!

陳伯宗讓蔡景歷來當這個中書令其實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因為現在的朝中的確沒有什麼其他的人合適了!徐度還有徐度兩個人陳伯宗都是考慮過,甚至到仲舉也是陳伯宗所考慮的名單之中的人。但是問題是這個中書令不是其他的的職位,尚書僕射雖然說有權但是大陳政事一向都是歸與中書省來處理。而尚書省更多的時候乃是扮演著一個政策的參與者以及最後的具體執行者的角色,權力雖然有但是卻是不能與中書令相抗衡。

大陳為何有丞相之設並且在東府城中還是有著丞相府的存在,卻是沒有丞相實際人選呢!就是因為有著中書令以及可能會出現的中書監的存在,所以丞相雖然有但是隻是如同三公一樣的虛名而已。

中書,中樞,這是所理解的其意!

陳伯宗之所以將門下置於不顧而保留中書以及尚書省,為的就是能夠將中書省改造成如同後世明朝那樣的內閣!而至於尚書僕射以後如果有機會陳伯宗也是會一併撤去。

最後形成,中書,軍機,以及八部直屬與皇帝本人的局面。這樣才是可以讓大陳的軍權達到最高,也讓陳伯宗的權柄愈重!

所以,蔡景歷合適!

當日也是在陳伯宗的最後怕最後拍板之下,陳伯宗馬上就是下旨以蔡景歷為信任中書令。而後又是以現在遠在長安的姚察為秘書監,並且還下旨再次徵召馬樞為官,官職便是秘書丞!

等到決定好中書令的新人選之後,陳伯宗也是隨即隨便明年一月便是會讓晉安王陳伯恭就國晉安,並且改晉安太守為晉安內史的決定。

對於陳伯宗的這個決定,在場的人那都是很是支援。因為先帝諸位皇子現在已經不在是適合就在京城之中了!畢竟天子登基,這些天子的弟弟們如果還是留在京城就在建康就是實在不適合了,最大的是與利不合!

所以當陳伯宗說出這個決定之後,當然是沒有什麼反對。對於這些皇子們的安排一直都是隻能天子的一個人的事,其他也插不上嘴。就算想要有什麼想法,也是沒有什麼好理由!

隨即陳伯宗當堂便是下旨太常寺以及宗正寺立刻著手準備晉安王就國一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