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孫大友多少有幾分猶豫,畢竟他也知道,宋三元手裡的閒錢都買了那摩托了,眼下究竟能不能拿出這三四萬斤紅薯的錢,還是個問題。
更何況這麼多的紅薯,一股腦的拉到王家灣去,無論是處理還是儲存,都是個大困難。
既然選擇做這件事,孫大友自然要考慮全面,而不是把這些東西都推給宋三元去解決。
實際上他自己想的很清楚,宋三元找自己幹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自己也要對得起這一份信任,如果把事情搞得一團糟的話,恐怕不用人家說,也沒有臉繼續留著了。
孫大友猶豫了一下,最終卻還是咬了咬牙。
“行,既然你們兩兄弟說那幾家的紅薯和你們都是一個品質的,那我也就不過去看了事情咱們就這麼定下來。
明天或者後天最晚大後天,我就會連人帶錢過來給你們進行交易。
有我爸在這裡,價格方面絕對不會讓你們虧的,大可以放心。”
兩兄弟聽到孫大友說這話,對視了一眼,點了點頭,大哥開口應了下來。
“留著不是不可以,不過最多不超過一個星期,否則的話,我們這紅薯就只能賣給別人了。”
事情定了下來,孫大友並沒有在這邊多停留,回到老丈人家,和老丈人,小舅子簡單的喝了兩杯,歇都沒歇,騎上摩托車直接就往王家灣趕。
別人不知道,但是孫大友自己清楚,宋三元手裡可是沒有多少錢了,這三四萬斤的紅薯,咋的也需要準備個2萬塊錢左右。
對於山裡的老百姓們來講,這可不是個小數目,他需要回去和宋三元好好合計一下,看一看錢從哪出來。
一路上小破摩托擰到最大,油門轟鳴顛的顛的的直奔王家灣。
雖然說這破摩托,被宋三元一打手就知道各種各樣的毛病,十分的嫌棄。
但是就像孫大友自己所說的那樣,對於這摩托車他實在是再熟悉不過了,哪個姿勢舒服,哪個姿勢省力,一清二楚。
雖然破破爛爛四下都響,但是顛倒了一個小長途的山路,竟然沒出現任何毛病。
孫大友是連家都沒回,直接趕到了宋三元的家裡,此時時間已經到了晚上6點多快7點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院子裡的村民們都已經走了,只剩下了宋三元他們一家正圍著一張小桌在那裡吃完飯。
“哎,大友來了,你這是從哪回來呀?滿身的塵土,吃飯沒呢?快過來吃點。”
眼見著孫大友進來,張菊連忙招呼。
前後院的,又是自己兒子的好朋友,從小到大可以說沒少在彼此的家裡吃飯,這都不是什麼事情。
孫大友也是沒含糊,熟門熟路的去屋裡找了個碗,直接坐了下來。
這一路上體力消耗不小,他也確實餓了。
先是弄了兩碗飯,這才喘勻了氣,跟宋三元交代今天的事情。
“宋三元,你不是說讓我幫你找紅薯的貨源嗎?我還真就幫你找到了,之前我給我老丈人打了個電話,問了他一下發現他們村上有幾家小面積種植。
所以我今天又跑了一趟周家鋪子,專門過去看了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