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重要的事情
楚紹齊他們這個“圓明園建築小組”自封的),現在每天的任務就是對著源源不斷被運來的材料進行檢視清點和歸類。
每一種的材料都要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在古代,就算是建長城都是要經過精細的規劃,以保證沒有多餘的料剩下。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在嘉峪關的城樓上,放置著半塊磚,據當地的居民說著半塊磚就是當時的工匠們在建設完嘉峪關以後,剩下的最後的料。
雖然現在的人們做不到古代人的那種程度,但是儘量的靠攏是沒有問題的。
這些材料都是相當好的,有的甚至是百年老字號出來的東西,這讓楚紹齊他們相當的滿意。
而地基和福海在建築機器人的忙碌之下都已經完成了,就連圍住整個園子的圍牆都已經砌了有四分之一了。
這砌牆的磚都是有講究的。
不過為了能夠更加的堅固以及環保,於一葉不得不選擇放棄用老手藝製造圍牆磚。
當然,只是放棄圍牆的磚而已。
其他諸如每一個建築物上的磚,包括房頂上的琉璃瓦,還有地上的地磚,都要用古法制作,決不能出偏頗。
當然,因為需要趕進度,這種事情就要交給工廠的機器們了。
雖然也許沒有了古時候的感覺,但是於一葉可以保證,東西全部是古法制作。
因為為了能夠做出最好的磚,楚紹齊還專門去尋找了古時給故宮燒地磚的陸慕磚窯。
雖然已經是遺址了,但是對於楚紹齊來講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屬於這裡的一種黏土,只有這種黏土才可以燒製出真正的“皇家金磚”。
土這種東西,真的是多的不得了,甚至就是現在陸慕還有磚窯場在用這種黏土燒磚,但是因為燒製手法的問題,已經很難復原當時恢弘一時的陸慕金磚了。
畢竟一塊磚燒製一年,這種情況真的是太少見了。
不過這種事情對於於一葉來講都不是問題,製作這件事,交給工廠就好。
所以說,在工廠的後院,正堆著大量的來自陸慕的黏土。
“東西都有了?”
楚紹齊問著自己的搭檔們,如果材料都齊了,他們也就要開工了。
“都齊了。”一位身著唐裝,留著長鬍子,仙風道骨的老人敲了敲手頭邊上最近的木頭,開口說道。
這是一位專門研究木質結構房屋和修復的老人,交出了很多的徒弟,已經隱退多年,這一次能被楚紹齊請出來真是相當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