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可穿戴裝置
對於一葉來講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推出新的產品,研發新的產品。
在實驗室呆了一天以後,新的任務便有了眉目。
員工手帶的民用化。
這個新的任務其實還是很好解決的,畢竟有些東西都有了實物了。
要是做出來也不是什麼難事。
員工手帶就是其中之一。
因為員工手帶被限制在了華星未來範圍當中,所以只能是用來作為園區當中使用的東西,但是要是擴大到整個華夏市場甚至是世界市場的話,那就不能有這種限制了。
員工手帶和之後的變種民用手帶同屬於可穿戴裝置的其中之一,在未來,可穿戴裝置將會隨著科技的發展發展的更加的迅速。
可穿戴裝置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使用者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種行動式裝置。可穿戴裝置不僅僅是一種硬體裝置,更是透過軟體支援以及資料互動、雲端互動來實現強大的功能,可穿戴裝置將會對人類的生活、感知帶來很大的轉變。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的科技公司都開始向著可穿戴裝置領域進發。
而可穿戴裝置的出現元年是2012年,因谷哥眼鏡的亮相。
在智慧手機的創新空間逐步收窄和市場增量接近飽和的情況下,智慧可穿戴裝置作為智慧終端產業下一個熱點已被市場廣泛認同。
員工手帶轉為民用也就是說明於一葉將會徹底進入可穿戴裝置領域,在這個還在劃分蛋糕的領域,越早進入佔領的份額越大。
更何況,於一葉的員工手帶並沒有現如今市場上的可穿戴裝置的限制,這樣優勢就更加的明顯了。
現如今的可穿戴裝置的弊端是很大的。
首先是價格昂貴。谷哥眼鏡售價高達1500米元;nike+fuebandse售價為149米元;阿第達斯的安卓系統智慧手錶售價399米元。
其次是電池續航時間短。現在的市場上的普通的智慧手錶電池使用時間在24小時左右,這還是普通的使用,要是開啟更多功能耗電量會增加,這樣使用者不得不每天充兩次電才能正常使用。
最後的問題則是不能獨立使用或功能不全。
很多可穿戴裝置具有的功能需要搭載手機才能夠使用。
這也就導致了很多的可穿戴裝置在上市以後銷量不高,許多的人都在問:那還用它做什麼?
對啊,那還用他做什麼,我還不如直接用手機。
而於一葉的員工手帶這些問題都沒有,且不說體積超小,容量超大,電池續航能力強,光是從外觀是那個來看,就是個手帶,手機該有的功能都有升降屏更是省地方,甚至還安排了插口用來插手機卡。
只要把手帶當中的和華星未來有關的設定改一下,於一葉就可以搞出一個民用的手帶,直接推向市場。
而在這之前,於一葉還要做一下其他的修改,有關於隱私問題和輻射問題。
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人們對網路的依賴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可怕的地步手機號,姓名,性別,年齡,甚至是家庭住址,家裡有幾口人,幾畝田,幾頭牛都可以在網路上查到。
雖然現在已經發布了保護公民隱私的法律法規,但這並不代表就可以完全不用保護隱私安全了。
當販賣公民個人隱私的事情愈演愈烈,甚至許多公民因此遭受詐騙,鬧了一個家破人亡的時候。
公民隱私的保護就已經是刻不容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