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船,萊特與船伕青年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在得知眼前人是世家子弟後,這位船伕青年還是下意識有點拘謹,不過倒也沒有那種堪稱卑微的態度,只是敬佩罷了。
在聊天中,萊特也大致明白了這個青年的背景。
他叫紀舟,自小生活在弘農,在河邊長大。他的父親和伯伯也是漁民,只有一位叔叔在城中任職衙役。生活雖不富裕,但卻過得安穩,並不缺衣少食。
每日打打魚,漁獲大多適宜,留些用作自家食用,多的便拿到坊市去簡單售賣。
受制於先天條件,他們過不了世家大族那種奢華的日子,也無力於識文認字,但在這方城鎮中,他們也生活得安寧祥和。
這樣很美,很好,簡直是大漢盛世應有的模樣。
但很遺憾的是,這並不真實。
——要知道在這個亂世,別說是漁民了,就連一些家境不錯的家族都過不了這種安生日子。
不過萊特倒是沒有多說什麼,只是稱讚了這位船伕青年,同時試探的問了一下整個城鎮的情況...只是得到的答案就讓他有些愣神了。
首先,這裡不是什麼弘農郡,也不是什麼弘農城,而是【弘農國】,是由弘農王親自統治的國家。
弘農王統治國家已有九年,他以賢明和仁慈著名,竟是憑藉極好的政治經濟手段將弘農發展成瞭如今的模樣,連普普通通的漁民都能夠衣食無憂的程度。
如今提起弘農王,所有的弘農人都是滿心敬佩和感激,因為是這位王將他們帶出了泥沼,給予了他們生的希望和幸福的未來。
聽到這些話,萊特一邊微笑點頭贊同紀舟的話,一邊卻在心中不斷思索。
九年?
別說九年,要知道弘農王自被分封至此還不到一年就被董卓給殘忍殺害了,哪來的九年甚至十年作為【弘農王】的生涯?
一旁的呂布倒一直沉默著聽著聊天內容,從始至終都沒有發表半點看法。
作為親眼見證董卓對弘農王下手的人,他很清楚同時也很篤定那位曾經的天子的確已經逝去了,絕無半點從那場謀殺存活下來的可能。
再者說...
這裡的百姓可從不避諱【弘農王】這個稱呼啊,弘農郡佔地面積不小,同時交通也並不堵塞,訊息是很容易傳到其他地方的——哪怕在這種情況下,“弘農王尚存於世”的訊息都沒有傳出去,那麼就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了。
要麼這裡是假的,要麼所有的訊息都被以雷霆手段阻止在了這個城鎮內。
就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前者的可能性還是要大於後者的,畢竟先前攔在門口的鬼谷子都已經親口說出此地是由怨龍所影響......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