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崎說了一分鐘左右,也就說完了,聽起來似乎全是些普通的技術性工作。
楊銳仔細回想了一遍各種大牛的工作經歷,似乎也沒有找到相對應的。雖然的確有很多大牛在前些年,不得不離開科研崗位,到工廠乃至農村工作,不過,現在都是84年了,該回來的也差不多回來了……
不過,對第一位來應聘的外單位同志,楊銳還是特別問了一句:“你也看到了,我們這裡有好幾類職位,你想應聘的是哪種?”
“我……我沒什麼要求。”石崎很心虛的回答。
“誰都有要求吧,最起碼,你對研究條件有要求吧。”楊銳試問。
“沒啥要求,讓做啥都行。”石崎低聲道。
楊銳訝然:“打下手也行?”
“行。”
楊銳上下審視一番石崎,這位看起來少說有三十多歲了,還願意做科研狗?
在科研院校呆過的人,對科研汪的生活都有所瞭解,從好的方面來說,這是一個“磨練”年輕人的崗位,從公允的角度來講,科研汪的崗位絕對是血汗崗位,血汗工廠一天工作16個小時,但至少是機械性的工作,科研狗一天工作16個小時,還得拼命的動腦筋,君不見讀博出來的年輕人,個ding個的髮際線後移?
好容易脫離科研汪崗位的人,多數都是往事不堪回首的,三十多歲的中老年選手願意繼續幹這個的,實在不多。
“你就不想自己獨立做一個科研組?”楊銳問。
石崎抬頭看他一眼,道:“我沒那麼高追求,我就是想調進城裡就行了。”
許正平咳嗽一聲:“只有單領科研組的,才有編制。”
單領科研組就有可能安排講師或者副教授的位置,這其實也要根據資歷來決定,至於科研汪,即使是任何人都能替代,也就不可能給安排到編制了。
石崎驚訝了一下,問:“那我能單領科研組嗎?”
“這要看你的研究計劃了。”
“我……繼續研究農機可以嗎?”
楊銳搖頭,問:“我們現在想找的人,優先考慮能使用這兩臺儀器的人,你來應聘,不是因為這兩臺儀器?”
“我是聽說你們的條件挺好。”石崎不好意思的笑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你看得懂英文嗎?”儀器全是國外進口的,包括說明書和按鈕自然全是英文的。
石崎愣了一下,說:“你們要會英文的?”
“英文不是必須項,但有了加分。”
石崎“哦”的一聲,垂頭道:“我不會。”
許正平停了一下,看看楊銳,再道:“你可以先回去想一下,到時候再有什麼想法,可以寄信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