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頭再看楊銳,果然還是特別帥。
兩人聊著天,走進協和準備的會場。
北京的地皮始終都是緊張的,協和劃出的地方也大不到哪裡去,比較特別的地方是有不少西裝革履的外國人散佈其中,莫名的讓人覺得高大上。
“這些都是些聯合國的官員嗎?”景語蘭對此極為好奇的問:“看起來好像也沒什麼特殊的。”
楊銳聳聳肩,道:“我也沒見過幾個聯合國的人,有印象的部分,薪水高算不算特殊?”
“有多高?”
楊銳想著道:“年薪三四萬美元以上吧。”
“每年十萬塊錢?”景語蘭旋即又算道:“其實比10萬塊還多是吧?”
“頂20萬用沒問題。”
“20萬怎麼花的完。”景語蘭萬分疑惑。
楊銳笑了,道:“花不完可以置辦家產呀,資本家不就是這樣子嗎,總要先有積累,然後才能剝削其他人呀。”
“在聯合國裡工作,目標可不是為了成為資本家。”說話的不是景語蘭,而是一位綠眼睛的高個兒老外,中文異常流暢。
他伸出來笑著道:“不好意思,我忍不住插話了,主要是因為我看到了楊銳先生。您是楊銳先生,對吧。”
“是的。”楊銳抬頭。
“我叫格爾斯米,在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地區醫學研究合作中心工作。我在電視上看過你,當然,報紙和雜誌上的照片更多。”格爾斯米笑著說:“我的祖父曾經在中國住過很長一段時間,他是一名牧師,我很喜歡他的中國故事,但是,都沒有你的故事精彩。我是你的擁躉。”
“擁躉?”楊銳重複了一邊才醒悟過來,道:“是粉絲的意思吧?”
“粉絲?”
“fans。”
“哦……對,是這個意思,原來還可以這樣說。”格爾斯米低頭重複了幾遍,像是背單詞的孩子似的。
楊銳沒想到如此輕易的拐歪了一名中文熟練的外國人,乾脆將景語蘭推了出來,介紹給格爾斯米。
格爾斯米眼神閃亮的向景語蘭打招呼,笑道:“如此優雅的女士,如果是在歐洲的話,您一定會被記者拍下來,登上新聞的。”
這時候,正好有大會的攝像師走過來,向他們示意拍照。